Page 15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0期
P. 15

我們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每兩年一次的首                              形相各有差別,名異而其體性為一,各法界本具
            屆水陸法會,是屬於「萬緣水陸法會」,又叫「                                 的如來藏、妙真如、佛性、法性、實相等,則是

            眾姓水陸」。歡迎廣大善信、各界大德,踴躍報                                 同於一理,真心是常住不變的。這與天台宗智者
            名,隨喜參加。                                               大師從絕對的法性理體,來觀察諸法實相所說的
                 義工:光是「水陸法會」這個名詞,就有這                              「一心法界」、「事造三千」、「理具三千」的

            麼多內涵。請大和尚具體解釋一下。                                      妙理相同。
                 大和尚:在打水陸時,一般在啟建法會的寺                                   「一心法界、一念三千」,是指十法界眾

            廟現場前面,高立一幅很長很高的幡,上面書寫                                 生在自性上,本是具足佛的智慧德相。但每一法
            著「啟建十方法界四聖六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                                 界,亦皆具有其他九法界的善惡性德。比方說,
            場之幡」的水陸旗幡,讓周圍的十方法界一切眾                                 當我們一念清淨心生起時,便是在佛的法界裡。

            生,都能夠看得到。上面說過,從古至今稱為「                                 又,當我們現前的一念心生起貪、瞋、癡,就是
            水陸會」、「悲濟會」、「水陸道場」的水陸法                                 墮進了地獄、餓鬼、畜生等法界去。所以古德有
            會,只是個簡稱,全稱應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                                 說:「十法界,不離當前一念心。」據此,在天

            大齋勝會」,這是中國佛教各種經懺法事中,最                                 台宗的「化法四教」之圓教,也就說明了眾生的
            隆重的法事。                                                真如理性,本來是具足四聖六凡、三千迷悟諸法
                 什麼叫做「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                              之道理。十法界的每一個法界,是界界互具,稱

                 「法界」,是梵文Dharma-dhatu的音譯,從                        為「理具三千」。
            廣義而言,泛指一切有為和無為之諸法。在大乘                                      既然一切事相皆是唯心所造,都是由因緣所

            佛教裡,也就是指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自性、我                                 生,所以諸法是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然而,諸
            們的佛性,其含義有多種。倘若以現象與本體而                                 法雖本皆緣起性空,但當隨順因緣聚會時,真空
            言,法界的涵義可分為:                                           生妙有。幻有的假相,又是歷歷宛然存在的,這

                 就事相方面來解釋,「法界」,是指世間一                              便稱為「事造三千」。由於一切現象界的真空和
            切萬法。每一法界,皆因各自有其體性的特色與不                                假有,互具互融,於理與事並觀,則一即一切,

            同的因緣果報,而分界各有不同,由此構成千差萬                                一切即一,重重無盡,事理無礙,相即相入,這
            別之現象界。這事法界,是指有生有滅、有差別的                                就是事事無礙,達到佛智的最高境界。
            事物現象,以及一切眾生的「色、心」諸法。                                       所以,「法界」,是指諸佛菩薩與眾生本性

                 各法界的差別,各有分齊,無論是在精神                               是平等,亦稱為「一真法界」。不論是六道眾生
            的,或是物質的,全都統攝於事法界之中。從各                                 的法界,或是諸佛菩薩聖者的法界,本性是平等
            事相差別的分齊而言,佛教將有情眾生分為十                                  喲理常一致的。即所謂「若佛出世,若未出世,

            類,就是指佛、菩薩、聲聞、緣覺等四聖,以及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凡,總                                      「聖凡」,是指十法界裡面的四聖六凡。「
            稱為「十法界」。                                              四聖」,是指佛、菩薩、聲聞、緣覺等聖者;「六

                 就理體方面來說,事法界諸法之現象,雖然                              凡」,是指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1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