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0期
P. 17
的人,共成佛道,離苦得樂,這就叫做「普門示 三、二十九、三十日持齋。後來梁武帝倡導實行
現」。「普門」,就是示現很多不同的法門,讓 斷酒肉的戒律,素食成為中土持齋的規定,因此
大家可以得度。「普度」的意思,就是指度化六 「吃齋念佛」,也就成為在家信眾修持的主要內
道眾生,讓眾生得解脫身心的痛苦。 容,普及社會,影響很大。
齋戒,本屬中國古代傳統禮儀。「齋」, 此處所說的「大齋」,是指不限制的普施眾
乃「齊」古今字。《周易.系詞》曰:「洗心曰 生飲食。由此可知,水陸法會是一種廣結善緣,
齊」,本有肅穆、恭敬義。《禮記正義.祭義第 一律平等對待的大齋法會。
二十四》認為,周禮大祭前,通常需要齋戒十 「勝會」,是指法施的意思。除布施眾生
日,包括七天的「散齊」和三天的「致齊」,即 飲食外,又有誦持咒語之法施,令受苦的眾生開
所謂「致齊於內,散齊於外」。其中「散齊」要 智慧,從而明白到墮落惡道去的根源,就是由於
求「不禦、不樂、不吊」,這便是所謂「戒」。 眾生在過去世生中,曾種下了貪、瞋、癡的惡
「齋戒」一語,在翻譯佛典時被借用。 因,現在才招感墮三途之苦。三惡道的眾生,得
佛教的「齋」,譯自梵文,意謂「淨化的禁 到法施的甘露法水滋潤,心開意解後,就會振作
食」,本是古代印度宗教中半月一次斷食,以淨 起來,改往修來,廣行善業,培植善因善果。所
化身心的集會。後來佛教將其納入作為一種修道 以,「水陸大齋勝會」,並不是普通的法會,而
行事。早期輸入中土的齋戒,主要指「八關齋」 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會」。
,這是在家信眾皈依佛門具有標誌性的活動。其 那麼,「會」又是什麼意思呢?「會」者,
中八項規定,除了「五戒」,即不殺生、不偷 聚集之意思。就是救度者與被救度者,同聚集於
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外,還有不坐高 一堂。不論三惡道眾生,乃至所有受苦的眾生,
廣大床、不視聽歌舞、不非時食(過午不食)。前 跟佛、菩薩、聲聞、緣覺等聖者,同在一起。所
七者為「戒」,後一項即為「齋」。「八關齋」 以,在水陸法會有供上堂齋,也有供下堂齋的佛
,在晉代已經流行。持八關齋可以是一晝夜,也 事。在水陸法會中,我們不僅要上供十方三世一
可以是每月當中的某幾天或更長時期。最為流行 切諸佛菩薩等聖賢,同時也要下供三惡道及六道
的是月六齋,即在每月八、十四、十五、二十 的眾生。不論是聖人、凡人,快樂的、痛苦的,
都聚集在此壇場,濟濟一堂,集飲食與佛法在一
起,所以,名之為「會」。同時,最重要的意
義,就是藉著啟建水陸法會普度大齋之功德,超
度在六道裡面受苦的眾生,使他們離苦得樂,趣
入佛道。
義工:感謝大和尚詳盡周到的開示!
水陸法會焰口後燒元寶
(未完待續)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