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0期
P. 16
佛法對談
D IALOGUE ON BUDDHISM
聖者,是超越了三界六道輪迴之苦,他們 中略),有題冥道者」,說明水陸與冥道為同一
到娑婆世界來,是承願力而來的。而我們六道眾 儀式的不同名稱。前面談及施食餓鬼的故事,除
生,則是隨著業力的推動,而到這個世界來。聖 了前面說過的《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
者,也會隨著願力到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還見於《涅槃經.梵行品》。另外,唐義淨《
或到這個世界來,來去自由,度化眾生。所以, 南海寄歸內法傳.受齋軌則》中,也有關於這方
佛、菩薩、聲聞、緣覺,稱為「四聖」。 面的記載,說明印度佛教中早有此法。但與後來
宋代宗賾法師認為,水陸法會源自焰口施食 水陸法會相關的,為唐代實叉難陀譯和不空譯《
法,並說《救面然餓鬼經》中所說典故,「是水 救拔焰口經》,因此中曾說施食陀羅尼。
陸因緣最初根本,然未有水陸-之名也。」 遵式法師在《施食正名》中認為「水陸」一
「水陸」一詞,最初見於宋代遵式法師所撰 名出現,即與此施食密典有關。遵式法師說:「
的《施食正名》之中。遵式法師(公元963~1032 水陸者,所以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
年),字知白,俗姓葉,寧海人。少多靈異,生 之謂也。」意思是說,布施給婆羅門以及諸仙之
七月即能從母稱觀音名。稍長,潛往臨海東掖 食物,應該投入潔淨的流水之中;而布施給餓鬼
山,從師義全出家,通內外學,能詩文諸藝。十 的食物,應該投放在淨地之上。由此可見,布施
八歲落髮,年二十往天台山禪林寺受具足戒。明 投食之處所,是按照密教施食方法而有「水陸」
年隨守初律師學律,繼入天台國清寺,於普賢像 之名的。
前燃一指,誓傳天台之道。宋雍熙元年(公元 「水陸」,也是指水、陸、空三界眾生居住
984年),趨回明州天台十六祖寶雲義通講席, 受報之處。打水陸,不僅是超度水裡的眾生、大
盡其奧秘。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眾命續居 地上的眾生,還有空中的眾生。但為什麼不顯示
其師之寶雲講席,講四大經積年,居十二載。四 「空」字在其中呢?因為空中飛行的眾生,也須
遠來歸,弟子恒千數人。大中祥符九年(公元 依陸地而棲息,所以統稱為「水陸」。
1016年)賜紫服,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示 「普度」,是指度化六道眾生,使之解脫
寂,壽六十九歲,諡號「法寶大師」。南宋時, 飢餓之苦。我們常常講普度或普門示現。什麼叫
三次追贈加諡「懺主禪慧法師」、「聖應」、「 做「普門示現」呢?觀音菩薩普門示現,度化眾
正覺」等號。遵式法師所撰懺儀甚多,有《金光 生,不只是用一個方法,是「因以何身得度者,
明護國儀》、《往生淨土懺儀》、《法華三昧懺 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例如,你喜歡念佛的,就
儀》、《請觀音懺儀》、《熾盛光懺儀》、《小 教你念佛;你喜歡坐禪的,就教你坐禪;你喜歡
彌陀懺儀》等,故世稱「百本懺主」。另外,還 持咒的,就教你持咒;你喜歡持戒的,就教你持
有《金園集》、《天竺別集》等著作,以及《采 戒。所以,作為一個行菩薩道的佛弟子,要發四
遺》、《靈苑》等詩集行世。 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遵式法師在《施食正名》中說:「吳越諸寺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廣修一切
多置別院,有題水陸者(中略),有題斛食者( 法門,廣學無量法義,我們才可以幫助不同根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