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8期
P. 14
THEME DISCUSSION
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 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種種風雨(苦事、難事),現
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中的「食飲有節, 已不再是負擔或困難,而是自己引以為傲的財
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亦不出「生活習慣、生 富。在人間生活中,面對逆境、挫折、困境、煩
活方式」的範疇。如此對應,菩薩信仰中的持戒 惱時,不妨以「浮生若茶」的故事來啟發勉勵自
問題更能被主動、有效地在人間生活中奉行落 己:一位年輕人,在生活中屢屢失意,他慕名尋
實。 到老僧釋圓,沮喪地說:「像我這樣的人,活著
也是茍且,有什麽用呢?」釋圓聽後什麽也不
a w ಧೃ x ѯૠ 說,只是吩咐小和尚:「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
忍辱不是「無可奈何」、「強行壓制」,而 溫水送過來。」少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
貴在「自我釋懷」。強忍自己心中的不平或者屈 釋圓老僧拈了把茶葉放進杯子裏,然後用溫水沏
辱,與佛教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真正的釋懷 才 了,放在年輕人面前說:「施主,請用茶。」年
是忍辱。何以釋懷?學習菩薩的智慧,能設身處 輕人呷了兩口,搖搖頭說:「這是什麽茶?一點
地,換位思考;具足菩薩的慈悲,無緣大慈,同 兒茶香也沒有呀。」釋圓笑笑說:「這是名茶鐵
體大悲。當固有的思維模式及處事方式,不能解 觀音啊,怎麽會沒有茶香?」然後,釋圓又吩咐
決問題、免去困擾時,不妨試著換種思維模式、 小和尚說:「再去燒一壺沸水過來。」沸水送來
換種處理方法,說不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豁然 後,釋圓起身,又取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
開朗,便不會糾結煩惱、忍辱負重。做媒體的常 去,稍稍朝杯子裏註了些沸水。年輕人俯首去
說:解讀比信息本身更為重要。同樣一件事情, 看,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裏上下沉浮,一絲細微
從不同的角度去 解讀,便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的清香裊裊溢出。年輕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釋
同樣遇到或經歷一件事情,從消極面看,會讓人 圓忙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
從此頹廢、一蹶不振;若能從積極面解讀,則能 壺朝杯子裏又註了一縷沸水。年輕人再俯首看杯
使人更加進取、奮發圖強。當現實發生時,要用 子,見那些茶葉沉沉浮浮得更雜亂了,同時,一
自己冷靜、清醒的頭腦欣然面對、接受它;然後 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在禪房裏輕輕彌漫。釋圓如
妥善地處理它,最後放下它。往好的一面想,並 是注了五次沸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滿屋生香(茶
不是自欺欺人,越往壞處想,越於事無補,不僅 香四溢,沁人心脾)。此時,釋圓笑著問:「施
如此,會讓事件進一步延伸(或惡化),從而使 主可知同是鐵觀音,卻為什麽茶 味迥異呢?年
對自己的影響或損失進一步擴大。利導思維,能 輕人思忖了一會,答道:「一杯用溫水沖沏,一
讓人想得更開,以便及早釋懷,至少會讓自己的 杯用沸水沖沏。」釋圓笑笑說:「用水不同,則
損失降到最低點。對此,當不好的現實發生時, 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鐵觀音),
不妨多做些利導思維,有利於自我釋懷。處理得 茶葉輕輕地浮在水之上,沒有沉浮,怎麽會發散
當,逆境也會成為提高我們自己的增上緣。試想 出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沖沏的茶(鐵觀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