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46期
P. 47
方式。對話的實質是平等,交流的實質是提高。 是由於嬰兒都是從實驗室生產,人們已經可以把
美國學者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引起了 不用負責任的性愛當做正當的娛樂活動。這與當
很多關注。但人們卻有意無意地忽視亨廷頓思想 代西方社會某些現象有些相似之處。這些都需要
的另一面,那就是「文明的融合」。他說:「在 引起全人類的關注。恕不詳述。
可見的將來,不會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個
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而其中的每一個文明都得 四、結語
學習與其他文明共存。」他認為,即使是緊密的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
經濟合作也有賴於共同的文化基礎。如果真是如 時指出,「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
此,那麼全球化的經貿往來必須要有文明的相互 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第二,文明是平等
包容。這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所考慮的重要問 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
題。「西方國家也需要深入瞭解其他文明的基本宗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
教和哲學主張,以及洞悉他們是如何理解自身利益 互鑒的動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
的。這需要西方去識別和其他文明間的共通性。」 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在古代西方,科學知識屬於貴族哲學家,而 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技術則歸製造工匠所掌握,後來,科學和技術越 多樣並存、平等交流,相互包容,這些理念
來越接近,甚至成為一體,成為現代社會人們的 與佛教所宣導的核心價值高度契合,也與當代世
「神祇」。技術的進步的確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 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旋律十分合拍。我們認為這絕
便利,把人從很多原始的、繁重的、單調的工作 不是巧合。作為漢傳佛教的海外弘法人和來自中
崗位解放出來。但人們發現,科學思維,技術幾 國的僧人,我們十分感佩當代中國領導人對佛教
部並不能給人帶來幸福。 的理解如此透徹,對佛教在當代世界的價值認識
著名的三部反烏托邦小說描寫的似乎成了 如此深刻,不禁歡欣鼓舞。中國最古老的典籍《
事實。比如赫胥黎20世紀30年代初寫的《美麗新 尚書》說:「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
世界》把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設定在2540年的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中國文化的
倫敦,現在看來這一天似乎是提前到來了。在書 思想體系從來都是沿著家庭—國家—世界的次第
裏,技術已經高度發達,人在出生之前已經被五 而推廣和實行的,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
種種姓,諷刺的是這些種姓不是佛陀時代的婆羅 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線圖,其
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而是分別稱為阿爾 中正心和修身,就是要發揮宗教的作用,最後達
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和埃普西隆等五個希臘 到「止於至善」的境地。從個體開始,從內心開
文字母。使我們想到當代西方社會的有這麼兩件 始,尋求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之路,因而切實
事:一是當人們有情緒問題時,就使用一種叫 可行。踐行佛教的核心價值通過各國政府與民間
soma的無副作用的致幻劑來麻痺。這讓人聯想到 的協同努力,一定會為全球文明交流互鑒、世界
了近兩年輿論討論的「大麻合法化」的爭論。一 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