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9期
P. 5
明照,就能見一切法清清楚楚,分分明明。 哪裡?就是一個有智慧,一個沒有智慧,一個
我們看宇宙人生的人和事物,看清楚了 對事物看得清楚,一個對事物看得不清楚。
沒有?其實看不清楚,我們看的都是虛假的、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
表面的,但是總覺得是親眼所看,親耳所聽: 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
「我覺得是對的」。想法、思維、立場……常 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
常都有「我」這個立場,有我見,就有偏見。 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裡面就講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凡夫看東西就像戴一副 到《般若經》在佛教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修學
有色眼鏡,來看這個世界,全部變色,是不真 佛法,在修六波羅蜜時非常重要,是修行的指
實的,唯有般若智慧,才能夠如實的觀照,觀 南。釋迦牟尼佛講「若有人能受持」,按照《
照一切法,把這個虛妄相破除了,然後去明白 金剛經》般若思想,空的道理,「應無所住
一切事物的真相是什麽,所以叫「不住法便是 而生其心」,這種道理去做去修,或者是讀
智慧心,智慧觀中見心內具諸功德,如日光明 誦,或者每天,每個星期,每個月常常讀誦《
照,見種種色。」這是比較,如果一個是有住 金剛經》,廣為人說,能夠按照《金剛經》裡
法,有著法,另外一個是菩薩不住法,區別在 面的道理,向大家演講、推廣,把《金剛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