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73期
P. 20

專題論壇
               THEME DISCUSSIONS





                    淨土中只有公益沒有公害,只有美好沒有髒                              道思想用在生態與環保的領域,能使眾生知因識

               亂,更沒有黑煙廢氣、喧囂噪音污染,淨土中的                                 果,不再去破壞生態環境。
               氣候清爽宜人,淨土的水則是含有澄淨、清冷、                                      但是,天台宗的中道思想認為,不但要建立
               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飢渴、養根等八種                                 出三界、了生死的「解脫論」,更要建立成佛與
               特質的八功德水。                                              度眾生的「成佛論」;不但不能破壞生態環境,

                    在極樂淨土的人民,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                               還要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天台宗的中道思
               處,人人身心健全,壽命無量,三業清淨,無有                                 想認為,「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既肯定生態
               三毒,更不會有人隨便砍伐林木,放眼皆是綠                                  環境的「一色一香」的存在,又超越「一色一
               樹、紅花、青草。所以,阿彌陀佛可以說是世間                                 香」的緣起之性空,還肯定要主動「從空出假」

               的環保專家。其他如藥師琉璃光如來的琉璃淨土                                 地去改變惡孽的生態環境。
               和彌勒佛的兜率淨土等,也都是理想中的環保世                                      天台宗的圓教中道觀認為,既要融合空有、
               界,淨土世界,實在是理想中的人間淨土的典                                  又要超越空有,含容中道,即空即假即中,從而
               範。                                                    使菩薩道的行人既不住生死界、又不住涅槃界,

                                                                     而建立生死界、涅槃界、中道法界互相含容的
               二、天台法脈與生態和諧                                           「中道第一義諦的法界」,實現「真俗中」相即
                    天台宗,作為漢傳佛教法脈傳承歷史悠久的                              融合的「三諦圓融、中道圓融」,從而在生死界
               教派,對於生態環保和建設人間淨土,進行了持                                 與涅槃界之間,自在地度化眾生,創造美好的生

               久而豐富的理論探索,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                                 態環境。
               認知。研究這一傳承,需要從佛教一個被稱為                                       天台宗繼承了古印度的中觀思想,而且將古
               「中道(Madhyamā-mārga,Middle  Path)」的概                   印度的「中觀二諦論」的俗諦和真諦的思想,升
               念入手。                                                  級為天台宗的「中觀三諦論」的真諦、俗諦和中

                    我們先來看看古印度的中道思想。中道就                               道第一義諦的思想。
               是超越了有無、增  減、善惡、愛憎等二元對立                                     這就是天台宗對古印度中觀思想的昇華與拓
               的「俗諦」的相對概念,不一味追求享樂,不一                                 展。天台宗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的思想理
               味追求苦行或者捨離苦行,不執著兩邊的道法。                                 路來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三諦圓融、中

               中道是離開執著的心,不偏於二元對立的任何一                                 道圓融」的思想理路來實現心靈環保。
               方的中正之道。但是,中道不是折中,不是說不
               左不右就是中間,而是中間還是一個相,一個執
               著。

                    破除了對相的執著,證空不住空,顯有不
               住有,這就是「真諦」,這就是古印度的中道思
               想。
                    古印度的這個中道思想,傾向於解脫之道,

               起到了調和事理、導正人的行為的作用。這種中


       1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