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73期
P. 25
佛教的不殺生戒就是護生思想,如《梵網經》菩
薩戒云:「若佛子以慈悲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
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
母,亦殺我故身。』若見世人殺畜牲時,應方便救護,
解其苦難,常施教化,講說菩薩戒 救度眾生。」
現代人恣逞口腹之慾,任意殺生,不但破壞外在自
然界的生態平衡,更增加內在心靈的污染,增加暴戾之
氣。因此倡導心靈環保應當提倡放生和護生。
加拿大佛教會五十多年來,一直倡導護生理
念,時常舉行放生,並捐款到保護動物團體。二零
二二年和二零二三年,連續二次發動加拿大東西岸
信眾在溫哥華舉辦海上放生法會,倡導信眾在放生
的實際行動中,真正培養慈悲,真實解救生命,並
通過放生行動體悟「放生就是救命,放生也是還
債」的修行方法,引導大眾在放生中淨化心靈。
第四部分:結論與展望
佛教與生態環保的關係在當今世界變得愈發重要。佛教以及天台宗關於「緣起性空,
中道圓融」等的研究,對生態保護的倫理實踐原則的闡述,為生態環保提供了一種價值觀
和道德框架,有助於引導人們與自然界和諧共生;加拿大佛教會下屬道場的實踐和作法展
示了佛教環保理念的實際應用,為全球的環境問題提供了有益的示範。
然而,全球環境問題仍然嚴峻,需要更廣泛的合作和行動。佛教社群的生態環保實
踐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可以學習和借鑒,將環保理念融入到更多領域和社會層面。
通過共同努力,可以保護地球的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未來世代創造更美好的生
活環境。佛教的環保理念將繼續在這一全球性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我們提供智慧和指
導,促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