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8期
P. 4
講經說法
DISCOURSES FROM DHARMA MASTERS
《金剛經》要義(十七)
達義大和尚 主講
釋迦牟尼佛住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也住 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業
在這個娑婆世界,但釋迦牟尼佛把這個地方當成 識不同,分別心也不一樣,這就是三界唯心,萬
佛國淨土,因為佛心清淨,對一切法不起貪著, 法唯識的道理。
他如實觀察,明白一切法當體即空,並能從空出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
假,知道一切法真空沒有離開妙有,妙有沒有離 眾生,即非眾生」,如來說一切相,這個相是指
開真空,空假不二,佛不著一邊。 千差萬別的一切相,這個相就是事相。佛教有講
佛是一個得大自在者,得大解脫者。我們凡 性,有講相,性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一切事物的
夫不同,凡夫沒辦法悟到諸法的實相,只看到諸 本質,相就是一切事物的現象,這個現象有千差
法的外表、假相,以假為真而執著,故有分別、 萬別的不同,我們在座各位,有的是男的,有的
煩惱、迷惑,所以聖人跟凡夫看世界是不同的。 是女的,每一個人教育程度不一樣,家庭背景不
如果我們不著色生起菩提心,這個心就是你的菩 一樣,來自文化風俗習慣不一樣,這就是我們的
提心,這是菩薩發菩提心修行的入口處,最基本 眾生相,就是我們的現相,每個人千差萬別不一
的要求。菩薩怎麼樣來發心?怎麼樣來行菩薩 樣,可是我們的自性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本具佛
道?他就這樣行的,他看世界就是這樣看的,不 性,每一個人的自性都是空的,正因為每一個人
著色生心,這就是菩提心。 自性都是空的,所以產生我們現在每一個人有不
佛教一直強調「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 同的智慧,不同的業力,不同的果報。如果每個
們現在在欲界,或在色界,或在無色界,或者在 人有一個實在的相,那麽你是不能改變的,你就
人道,或者在天道,或者在三惡道,那麼都是我 沒辦法改變你的命運,沒辦法改變你的現狀,這
們心所造的,所有一切果報都是從心裡面所造出 個就不符合佛法的道理。
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現在看到山河大 佛教裡面説所有一切法皆是佛法,為什麼
地,日月星辰,所有一切法,都是由你這個識變 呢?因為佛法就在講緣生緣滅,緣起性空。「緣
現出來的。好像有的人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別 起」,就是一種現象;「性空」,就是你的本
的明淨、圓滿光明,很舒服,很開心快樂;但有 質,所以世間、出世間所有一切道理,都離不開
的人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掉眼淚,心情很不好 緣起性空的道理,法法皆是佛法,這個是《金剛
想起離別的親人。同樣的一個明月,同樣一個時 經》所講,你如果明白這個事情是緣起性空的,
間,看同樣一個月亮,可是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 你就明白了佛法,如果你在這個事相上迷了,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