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47期
P. 5

從《金剛經》第二分到第三十一分,這叫「                              不減」,現前所講的經典是釋迦牟尼所講的,所
            正宗分」。什麼叫正宗分?就是完全在說本經的                                 以叫信成就。佛法的道理非常深廣,唯信才能進

            綱要,這個本經的綱要就是般若思想,就是講妙                                 入到佛法的大海,唯有一念信心的清淨,才能夠
            智慧,就是專門闡述般若思想的道理。                                     明白自心,瞭解佛法。所以信心在佛法裡面是非
                 最後就是「流通分」,這個流通分是什麼意                              常重要的。那麼這個信,信是屬於心,則信心清

            思呢?就是流通後世。我們這部《金剛經》裏面                                 淨即生實相,如果你信心有動搖,有懷疑了,那
            最後的一分,也就是三十二分,叫流通分。                                   麼你就有煩惱,有執著,你就不能清淨。即使我

                 我們為什麼要把一部經分為序分、正宗分、                              們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也是要信心清淨,
            流通分呢?主要目的是便於理解。在做研究的時                                 如果你心不清潔,有懷疑,有分別,那你就不能
            候知道,那一段在說明什麼道理,特別是我們學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天臺宗的,要通達經典,一定要按照傳統的分                                       第二叫「聞成就」。「我聞」,這個我是一個
            法,每部經裏面有序分,有正宗分,有流通分,                                 假我,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我,假名為我。這個
            用五重玄義來解釋這部經,大概能知道這部經它                                 「我」指阿難。「如是我聞」,我阿難實實在在

            的要領是什麼。                                               聽到釋迦牟尼這樣說。指阿難尊者,聽從佛聞,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他親自從釋迦牟尼處聽聞到佛法,聽這部經典。
            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是原文,                                     第三就是「時成就」。「一時」。這個「

            這一段文就叫通序,通序另外一個名字叫「正信                                 時」,就是時節到了。釋迦牟尼佛他之所以能夠
            序」,就是所有的經典前面一定要有這一段話,                                 升座說法都有因緣,當他觀機,觀眾生的根機,

            讓你相信這一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怎麼相                                 覺得差不多了,說法的因緣成熟了,那麼他就來
            信這部經是釋迦牟尼所說呢?其中有「六種成                                  說法,釋迦牟尼佛凡是說法的時候都是對機的,
            就」來證明這是佛所說的經典。這六種成就是什                                 都有時節因緣,不是隨隨便便,想說就說。所以

            麼呢?第一就是「信成就」,第二叫「聞成就」,                                「一時」,這個是時節因緣。有的人看到這一段
            第三叫「時成就」,第四是「說法者成就」,第                                 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佛經裏面沒有指定哪一

            五叫「處所成就」,第六叫「聽法者成就」。這                                 年、哪一月、哪一時?為什麼叫一時呢?因為釋
            六種成就在每一部經典裡面一定要具足,才可以                                 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他說法無定處,有
            證明這部經是佛說的。                                            時候在人間說法,有時候在天上說法。時間很難

                 我們現在分析《金剛經》裏面具足的六種成就。                            定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所有的佛經不標
                 第一就是「信成就」。每一部經前面都有「                              明具體的時間,就用一時,一時就是時節到了。
            如是我聞」,這是釋迦牟尼佛涅磐的時候,阿難                                 當釋迦牟尼佛觀機逗教,覺得差不多了,這個時

            請教「將來我們經典結集,前面應該安什麼話?                                 候該說法了,可以度化一些眾生了,那麼他就說
            要怎麼讓人家深信?」釋迦牟尼佛講:「在經的                                 法,那麽其理自然彰顯出來,是為「時成就」,
            前面,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如是」是                                 「一時」就是時的成就。

            信成就,讓你深信。阿難説:「我聽到釋迦牟尼                                      那麽第四「一時佛」,這個「佛」,在六
            佛是這樣說的,叫『 如是』」。如是就是「不增                                種成就裡面是「說法者」的成就,是這部《金剛                                 3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