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74期
P. 55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Teresa在中國時,也常閱讀蔣勳老師講解《金剛經》的書。《金剛
                                       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對Teresa的影響也很大。心有所

                                       住就有妄心,無所住才有清淨心、真心。
                                           Teresa認真地說:「我理解的就是要我們做人的目的心不要太重,
                                       也不要太執著於一個結果,踏實專注於事情本身,遵循水到渠成的自然

                                       過程。尤其是來到一個新的國家,很可能會焦慮、急躁,這些情緒會推
                                       着我們渴望在短時間內看到一個結果,反而看不清要做的事情本身。像
                                       是我們為了學好英語就想在家做題,看輔導,很渴望自己出口成章,站

                                       在人前無障礙交流。但其實拋開無障礙交流這個想得到的結果,我們不
                                       害怕一開始的有障礙交流,在和講母語者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才是最高

                                       效的。」
                                           達義大和尚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就是菩提心,
                                       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心就是成佛的心。若想要成佛,證

                                       到菩提,要把自己本有的佛性顯現出來。
                                           首先是應無所住,就是不能執著。當一個人有很大成就,做事情

                                       時,就是隨順因緣,不預設立場。如果一個人做了什麽事情,特別是做
                                       好事,有預設立場的話,就會有得有失。當一個人有得有失,做事時就
                                       很被動,所以佛教常講「平常心是道」。就是我們做任何的事,特別

                                       是做好事,要用平常心來做這件事,不管是得也好,失也好,超越得、
                                       失,就沒有煩惱。這就是《金剛經》給我們的體悟。
                                           最後,Teresa感慨地說:「選擇一直在這裡做義工,是因為師父和

                                       師兄們都很溫暖,寺廟裡的人都很友好。湛山精舍也是一個很好的傳播
                                       佛教文化的平台,廟裡會有很多不同國家的人來參觀。當我給他們介紹
                                       佛教文化的時候,也感到非常驕傲。之前,我在這裡做義工,可以中、

                                       英文結合,我有介紹各尊菩薩的區別,菩薩的男相女相演變等,這不僅
                                       是傳播佛教文化,也是輸出中華文明。在不同的崗位,不僅提陞了我的

                                       語言能力以及工作效率,更是我人生中意義非凡的經歷。」
                                           夜幕降臨,勞累了一天的Teresa也該回學校了。像無數湛山精舍的
                                       義工一樣,Teresa只要有時間就會來寺廟幫忙。正是有他們學生義工無

                                       私的奉獻,讓大眾在這個清淨莊嚴的道場,體悟到佛法,淨化了心靈,
                                       覺悟了人生,也溫暖了四季。




                                                                                                                   53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