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74期
P. 26
專題論壇
THEME DISCUSSIONS
638)、普明(生卒年不詳)、大誌(生卒年不 四眾歸向者不可勝數。
詳),及於〈智越傳〉中附言波若(562-613) 大誌依智顗出家,修禪、誦經為業,行頭陀
與法彥(546-611 或 552-611)共九位。其中最 行。曾勸帝興顯佛教而自燃一臂。七日入定,結
重要者為灌頂,次為智越。其他人之事蹟約略如 跏趺坐而卒。年四十三。
下: 波若為高麗人,陳世歸國,在金陵聽講。隋
智鍇年少出家,曾聽興皇寺法朗講三論。開 開皇十六年(596)入天台山向智顗求授禪法,
皇十五年(595)遇智顗,「修習禪法,特有念 即有所證。智顗囑其往昔日修行所在的華頂峯修
力,顗歎重之」。後講《涅槃經》、《法華經》 道。乃於開皇十八年(598)前往彼山行道,其
及《十誦律》,弘法之盛見重當時。晚年居廬山 後十六年不出山。大業九年(613)二月臨終前
大林精舍,常修定業,二十餘年不曾下山以至於 數日,方下山至國清寺與大眾辭別,春秋五十有
終。 二。
智晞年二十,師事智顗於天台山,稟受禪決 法彥在北周武帝廢佛時(574)避難至南地
(訣),加修寂定,「心馬稍調,散動辭慮。受 陳朝,於金陵遇到智顗。太建七年(575)時隨
命遺旨,常居佛隴修禪道場,樂三昧者咸共師 智顗隱居天台山。蒙智顗傳授禪法,乃專修禪
(歸)仰。」習禪四十九年,背不著床。命終往 定,三十年中常坐不臥。有時入定七日方起。智
生兜率天,彌勒淨土。 顗稱其所證為「背捨觀中第二觀相」。
智璪年十七時雙親俱逝,服喪之後,身染重 以上諸師大都皆以習禪有成,有的兼行四
病經年,醫藥無効。因夜禱月光菩薩治癒其疾, 種三昧之法華、方等、般舟三昧,觀音、法華懺
遂求出家,投安寧寺慧憑法師為弟子。後從師智 法與誦經、讀藏等。智鍇、普明之弘法頗盛。智
顗,行法華懺法,修法華三昧。曾誤食有毒之物 璪則於智顗逝世後擔任僧團代表的角色。然而,
而無妨,乃道力所薰故,毒不能傷。智顗辭世 在智顗之後帶領天台山之僧團者則是首座弟子智
後,曾八次代表天台山僧團往見隋煬帝,皆蒙豐 越。
厚供養。 智越出家之後隨方問道,至金陵遇智顗而拜
普明小時即口常唸佛,聚砂為福事,以草作 為師,蒙傳授禪法,「便深達五門(五門禪),
佛寺。有僧人勸其既有善性,可至天台山出家。 窮通六妙(六妙門)」。又誦《法華經》一萬多
即於陳太建十四年(582)至天台山禮智顗為 遍。智顗之「學徒雖眾,其最居稱首」。故於智
師。智者笑云:「宿誓願力,今得相遇。」乃朝 顗「晦跡已後,台嶺山眾一焉是囑。二十年間詢
夕於智顗左右,專求禪法,兼行方等三昧、般舟 詢善誘,無違遺寄。便為二眾依止,四部歸
三昧,及觀音懺法,誦《法華經》。苦節行道。 崇。」亦即智越領導僧團二十年至其入滅止
曾讀藏經二遍。入滅時左手內屈三指。浙南諸州 (597-616)。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