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48期
P. 43
這樣的出家法應該是有為法。但維摩詰為什 處在一真法界的狀態中,說他是真出家。現
麼說它是無為法呢?有一種說法大家可以參 在出家的人那麼多,有幾人懂得這個道理?
考,比如把三界當成是「家」,那「出家」 非常少。一般的觀念,只要剃了頭,穿上僧
就是離開這個三界,到什麼地方去?只能到 衣,就說這個人是出家,其實只是換一個地
三界外了,對不對?這是小乘的修行方法。 方去住而已,原來凡夫的見解並沒有改變。
大乘法的修學不需要離開三界,但要有 出家人不守戒很糟糕,就算他能受持很清淨
「三界萬法都是從第八識出生」這個現量, 的戒律,還是一樣受到各種法相的系縛,這
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點的話,對你來說,大乘 樣你說要出什麼家?出家是為了脫離三界的
佛法只是一種哲學或思想,不會產生般若智 牢籠,要出三界一定要證得涅槃。如果只是
和解脫功德。你必須現觀第八識出生三界萬 按照世俗的觀念而出家,他離這個標準還非
法,你才會知道三界萬法其實也不離第八識 常遠。
的功能體性,這就是唯是一心。這個時候你 已經大乘見道的人可能想過自己要不要出
就會知道,自己一向都沒有生死,這是本來 家,以後你不要再考慮了,就算你還是人家
解脫,一切有情都是這樣,永遠不會改變, 認為的在家居士,以佛法來講,你已經是真出
所以它是無為法。說「出家」或說「離開三 家。你應該打破出家跟在家的界限,繼續原
界」、「離開現象界的系縛」、「度一切法 來的生活方式,只是在觀念上有一個很大的跳
到彼岸」,這些都是方便言說,根本沒有實 躍,可以說你心出家,而身體沒有出家。
義。一切的眾生和一切的現象從來就沒有離 維摩詰講:「羅睺羅你要知道,出家這
開 過 一真 法 界 , 這樣 你 要 怎 麼說 它 是 有 為 個法不是那個、不是這個、也不是在中間。
法?大乘見道是真出家,我們說他證得了一 」出家就是安住在勝義諦裏面,安住在勝義
真法界、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但在他沒有證 諦裏面。經文講「無此、無彼」,那是相對
得以前就一直在一真法界、本來自性清淨涅 的 東 西, 例 如 我 、我 所 , 我 相、 人 相 , 能
槃,所以一個人大乘見道並沒有改變這個事 見、所見,能觀、所觀,主體、客體。沒有
實,因為這個緣故說出家是無為法。 對立,也沒有中間,整個都是一真法界。
青原行思問石頭希遷:「『你去到曹溪
六袓那裏,得到了什麼?』他說:『就算我
從來沒有去過曹溪,我也不曾失去它。』行
思說:『那你又何必去曹溪?』『要是沒去
曹溪,我怎麼知道這個道理?』」這樣到底
是有得還是無得?說有得是遷就世俗諦,說
無得是依勝義諦而說。
以《維摩詰經》的義理來講,一個人能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