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74期
P. 8

本期焦點
               F  OCUS NEWS





               勢必要有多方面的人才,深入到社會各階層,以                                 學習,如選修文學、哲學、歷史、美學和社會學
               不同身份度不同的人,正如《妙法蓮華經普門                                  等課程,這些課程有利於佛學院學生今後走入社

               品》所講: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                                  會,為他們打下紮實的弘法基礎。佛學院亦可與
               法。」                                                   社會大學舉辦一些大型的演講會和國際佛學研究
                    為此,擴大招生範圍是當前佛教教育應該                               交流會。總之,弘揚佛法,培養人才應從點到

               改革的地方,同時推廣各種佛教教育體系亦是當                                 面、從淺到深、從現在到未來,不斷地推動佛教
               務之急,這樣才能招攬更多的人才,加入弘法行                                 與社會力量互相結合影響,才能在二十一世紀普
               列。教學地點不能只局限於寺院、講堂,要充分                                 施法雨,利益有情。因緣和合,這是我創立加拿
               利用網際網絡傳播佛法。很多加拿大、美國的青                                 大佛學院並與世界著名的多倫多大學聯合辦學的
               少年居士都時常上網查詢佛教資料,這是一座沒                                 初衷。」

               有圍牆的學校,無論身處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只
               要有一台計算機,接上網絡便能了解到世界各所                                 道念建立 僧格養成
               寺院、佛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的佛學信息,亦可

               與他人分享法喜。                                                   談及加拿大佛學院未來發展方向,達義大和
                    此外,培養弘法人才,既要繼承佛教教育的                              尚說:「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弘法人才,要能深入
               優良傳統,亦要與時俱進,開創新局面,才能讓                                 研究,知行合一,應該著重綜合性的訓練,具有
               古老的佛教在 二十一世紀的眾多宗教中更有生命                                國際性視野,以及長遠的眼光,才能成為當代的
               力和競爭力。佛陀創立佛教的本懷是為了解除眾                                 佛門龍象,荷擔起化世導俗的如來家業。

               生的生老病死苦,特別重視對人生解脫的實際追                                      如何培養合格的弘法人才,應具備以下的環
               求,而不是空談玄理,因此佛陀的教法是以人為                                 境和條件  :  第一、佛教院校要有嚴謹的組織和科
               本,關心社會,造福人民。基本教義以「四諦」                                 學的管理制度;第二、要有高素質的老師激發學

               「十二因緣」「八正道」以及「三法印」為主,                                 生為法忘軀的使命感;第三、掌握現代科技器材
               教導眾生如何在人生的苦海中解脫出來。但由於                                 教學是佛教現代化的開始;第四、教材課本的選
               眾生根機不同,所以佛陀用不同的言教譬喻加以                                 擇不要離開佛陀觀機逗教的教學特點;第五、精
               教導,故有不同法門出現,正因為佛陀能觀機逗                                 通多種語言,特別是英文,是佛法國際化必備的
               教,所以聞者無不受用,得益良多。                                      工具;第六、擅長組織管理,招攬弘法人才是佛

                    達義大和尚接着說:「佛學院與社會大學                               教發展的基礎;第七、善說法要、辯才無礙是百
               應加強交流、合作,這是我多年前的想法。可以                                 花爭妍時代應有的特長;第八、深入社會、體驗
               聘請一些大學教授到佛學院授課,並鼓勵社會大                                 社會、服務社會是人間佛教的特點;第九、認識

               學學生來佛學院學習佛法。比如宗教系、哲學                                  宗教、了解族群是維護和平的保障; 第十、一門
               系、歷史系的學生可以到佛學院選修佛學課程,                                 深入、學修並重是體證佛法唯一的途徑。」
               並帶領他們參訪寺院,幫助他們加深認識佛教在                                      大和尚表示,在當今國際化環境下,佛教教
               社會上的重要性。同時佛學院亦應鼓勵授課法師                                 育不應該與社會教育亦步亦趨,而要繼承佛教優
               到大學講授佛法,並推薦學生到社會大學深造、                                 良的教育傳統,以提陞人的素質為根本,全面培



       6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