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8期
P. 30
RECENT TEMPLE EVENTS
佛,要找到一個覺悟的方法,一定要有智慧,覺 的。
悟很重要。 佛法廣大無邊,釋迦牟尼佛說法49年,講
我們拜佛、持咒、打坐是一種方法,借這種 了很多法,好多典故。我們無法一一知道,還
方法來開發自性,明心見性。讓自己悟到佛法的 有很多不知道的。但是我們只要記住四個字,智
道理。所以,讀經的時候需要讀出弦外之音。佛 慧、慈悲。這四個字,以智慧觀照世間萬物,能
法的真理不在文字上,語言概念上,佛法的自性 夠讓人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人都是無常變
就要啟發你的自心、自悟、自修、自證,這才是 化的,緣起性空。人從不認識到認識,成為一家
根本。 人,後來又發展成疏遠、吵架、分開了。所以世
我們為何學佛,學和不學有何種不同境界? 界在改變,環境都在改變,無常是一切萬法的本
其實就是心態不一樣。學佛後,對人生看得廣 來面目。我們用智慧觀照世界,心裡就會清清楚
大,不會只看到眼前。從時間來講,一般人只會 楚,就不會迷惑。當任何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
想到,從出生到死亡這一段時間。從佛教講,有 覺得很突然。
過去一生,也有這一世,也有下輩子。人生在生 佛教說,所有偶然都來自必然。因為有因果
命長河中是很短暫的,利用這個短暫的 在其中,一點點地在變化,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時間要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從 像這次新冠疫情(CONID-19),也不是突然而至。
空間方面講,對於我們一個家 因為凡夫不知道,是點點滴滴很多原因造成
庭、一個國家,一個世界, 的,俗語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甚至整個宇宙來說,釋迦 是肉眼看不到的。
牟尼佛告訴我們,在這個 用智慧觀照世間。是指有智慧了,
宇宙中,娑婆世界太小 看明白了,但對修行也會更有用。最重
了,在宇宙中有無量的娑 要的還是要用慈悲待人接物。用慈悲心
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在二 對待周圍的人和家人,你就能得到很好
千多年前就告訴我們,科 的功德和利益。要記住這四個字——智
學證明地球之外,還有其 慧、慈悲,要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去,不僅
它星球存在。學佛之後,就 要感念和學做觀音菩薩,更要懂得觀音菩
會讓你的心胸更加寬廣。 薩是智慧慈悲的化身。
佛教 講,世界上 什麼東西 觀音菩薩成道日,莊嚴道場,殊勝吉祥。
最大?心最大。「心包太虛,量週沙 善信自覺保持安全距離,有序上香、禮佛、敬
界」。說心大,心能包容一切,說心小,一件 花、果、燈,迎請祈福牌、祈福帶。重新開放的
小事情都能令人心生煩惱。所以,我們要記住兩 湛山精舍,久違的經聲、鐘聲迴響長空。
句話,「以智慧觀照世間,用慈悲待人接物」,
這是我讀了很多年的書,用自己的體會總結出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