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50期
P. 57
E 學佛心得學佛心得 T H BUDDH
I
E
EXPERIENCE WITH BUDDHISMISM
X
R
NCE WI
P
E
習慣與習性
仁智
一般而言,「習慣」是指後天培養而成, 師們的聊天,對自己的重新認識發現自己以前做
「習性」則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但有時候,「習 了好多錯事,回顧觀想為什麼當時自己沒有意識
慣」與「習性」難以區分,比如揮霍、浪費雖是 到,或意識到後,卻無動於衷。歸根結底,就是
「習性」,但是造成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寵愛子 被欲望迷失了自我,而現在的自己,也與從前不
女,供給金錢無度,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奢侈的習 大一樣,改掉了很多就的習慣,比如,喝酒、出
慣。「習慣」與「習性」很難一概而論,而是相 入娛樂場所、爾虞我詐等等……這個時候才會發
互影響。好習慣,結善緣;壞習慣,結惡緣。培 現真正的自我,沒有了那種焦慮不安,取而代之
養好習慣久了就成了修養,也是一種修為,可以 的是祥和與安穩。
彌補習性上的缺失;相反,一個老實人如果結交 從佛學上來看這個習性與習慣,習性是第
壞朋友,沾染壞習慣,即使是天生有善報,也不 七識所主導,就是俗話中說的潛意識,它具有高
能保證有善果。 度自我意識,並受到第八識的累世習性種子所影
當今社會,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大家很難 響,習慣則由俗稱意識或顯意識的第六識形成,
在這些誘惑中堅守不移,時間久之後就會發現, 經由我們經驗,知識當中學習而來。所以我們日
我們慢慢沾染上了自己以前從未發覺的壞習慣。 常的行為做事,都是由意識與潛意識所共同主
如果沒有即時地去反省和對自己做一個新的認 導,只要我們能克服外在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就
知,那麼就會變成根深蒂固的習性。 一定可以避免讓壞習慣成習性,今生的好習慣會
就如我自己而言,隨著接觸形形色色人的增 形成來生的好習慣與福報,今生的壞習慣,也會
多和年齡的增長。發現自身出現了好多好與不好 形成來生的壞習性與惡業。
的習慣。在沒有接觸佛法之前,因為工作關係, 在這一生中,不斷努力養成好習慣,可以改
不得不沾染社會的風氣,跟著一起隨波逐流,抽 善先天習性上的缺點。若依順習性造作,可能原
煙、喝酒、出入娛樂場所、與他人誇誇其談,每 本帶來的是厄運,會因為養成好習慣而扭轉宿世
個人都在戴著面具交往,為利益,為私欲,去做 的業報也就是俗話說改運-。《了凡四訓》中的
一些違背良心、違背道德的事情。或許剛剛開始 袁了凡,為算命者言中:命中無子,又複短命,
接觸的時候會覺得不太適應,本能地有點排斥, 功名利祿已註定,故消沉不振。但經禪師點撥而
但是為了生活,在這過程中最後得到了自己想要 轉運。師云:命由我做,福自己求。「世間享千
的結果後,自心欲望得到滿足感,就很快習慣和 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
適應了這種虛偽和醜陋,因為內心欲望的滿足說 百金人物……」你有多少福德,就會享有多少福
服力善良和道德,給了自己成千上上萬個要這麼 報,若無福報,必是福德不夠。所以只要廣種福
理由,慢慢這些不好的習慣就會滲透至心靈,迷 田,積極培養好習慣,不要被俱生我執牽著鼻子
失了自我,變成了順理成章的本性也就是習性; 走,即可擺脫宿世業力,增進自己的福報。
在接觸佛法之後,通過對佛法典故的瞭解和與法 (作者系湛山佛學院居士班第一期學員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