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杂志季刊第47期
P. 68

法脈摭實
                    HISTORY OF CHAM SHAN






                    天台宗與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二)





                    董平





                        圓仁、圓載與圓珍                                          往長安。後聞五台山為佛教聖地,多有奇特,且
                        圓仁(794-864),俗姓壬生氏,下野(今櫪                           亦盛弘天台之教,於是就前往五台山,於開成五
                    木縣)人。年十五投入傳教大師最澄門下,徹悟                                 年四月抵達,旋禮參大華嚴寺座主志遠,隨其

                    圓教之旨,兼受傳法灌頂。承和五年(唐文宗開                                 研習天台教天文館,並繕寫日本所未有的天台
                    成三年,838),乘遣唐使藤原常嗣的船隻抵達                                典籍。

                    揚州。                                                       巡禮五台山以後,圓仁又往京師長安。會
                        圓仁入唐的目的,是要學習天台宗,並咨                                昌五年(845),唐武宗下令滅佛,外國僧若無祠
                    決日本台宗祖庭延曆寺尚未解決的疑問三十條。                                 部牒者亦勒令還俗,歸還本國,圓仁亦在其例。

                    故其既至揚州,即向當局提出申請,要求前往天                                 遂改著俗裝而離開長字,於大中元年(847)從越
                    台國清寺。在圓仁等待批復而滯留於揚州的時間                                 州出發歸國,帶走各種天台宗、真言宗典藉800

                    裏,天台山禪林寺主敬文(行滿的弟子)嘗於開成                                八卷。日本仁壽四年(854),圓仁被敕為延曆寺
                    四年正月赴揚州與圓仁相見,回憶了最澄參學                                  座主。文德、清和兩位天皇均從其菩薩大戒。
                    天台時的情形,介紹了天台山弘傳智者之教的盛                                 清和天皇貞觀八年(866),在追諡最澄為「傳教

                    況,並希望他早赴天台。                                           大師」的同時,追圓仁為「慈覺大師」。(以
                        儘管圓仁對天台山極其嚮往,數次前往求                                上參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上海古藉出
                    法,但以其為「還學僧」(來指称那些在本國日                                 版社,1986;村上專精:《日本佛教史綱》80

                    本時已經是某一領域頗有造詣的僧人,他們往往                                 -83頁。)
                    是帶著若干個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入唐,有所針                                     圓仁雖未能實現其赴天台山求法的宿願,但
                    對地尋访名師,解決好問題即歸國。又稱請益                                  其留學唐朝前後十年,與中國僧人有廣泛接觸,

                    僧。圓仁在日本時已經是日本天臺宗的一位高僧                                 增進了兩國僧界的瞭解與友誼。其巡禮五台山,
                    了,他是帶著延歷寺未決的疑問三十条,擬請唐                                 目睹了當時五台山弘傳天台宗的盛況,並從志遠

                    朝高僧予以決釋。圆仁本應隨當次使節團同船回                                 學得台教,抄得天台文書,亦算得償其學習天台
                    国,但他以使命未達,獨自脫身留在唐土。——                                 宗的夙願了。其歸國以後,繼承最澄法統,廣弘
                    本刊編者注)身分,故均遭到拒絕,而與其同時                                 天台之教,使日本的天台宗獲得迅速發展。而其

                    入唐的「留學僧」圓載則被准許入天台山。圓仁                                 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乃為其在唐經歷與
                    不甘心與遣唐使一道回國,便打算潛往天台,兼                                 見聞的實錄,足資考見當時中國佛教某些方面的


           66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