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要义(五十二)

 

发布: 2018-07-14 14:07:29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金刚经》里面“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用色身来见佛,用音声来见佛,那你走邪道了你还不知道,所以般若思想,般若道理,指明我们怎么样来修行,怎么样来成菩萨道,怎么样来成佛。因此叫从理起行,从诸法的理体激起你修行的方法,行是因,那么果是菩提,修行是证菩提的因,得到的果报就是菩提,就是觉悟,菩提就是觉,或者是道。那么,菩提的特性是什么,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智慧。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这个道就是大般若涅磐,我们要通过修从理起行,从般若经的道理,发起修行的方向,到最后得到果报,这个果报是什么?大般若涅磐,就进到大智慧,就进了涅磐的境界。就是释迦牟尼佛证到无余涅盘的道理,所以悟到长乐我境的境界。所以《金刚经》是成佛之因,通过《金刚经》的修行,我们到最后就能够成佛,成佛就是我们修《金刚经》的果报,报是大般涅盘,常乐我境。

 

  《金刚经》一共有三十二分,你们常常读《金刚经》就会发现,从第一分到第十六分讲的道理,到了后面第十七分,好像有一点重复,其实看起来有重复,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再讲一遍,他是有所侧重的。从第十七分开始是《金刚经》的后半部,由文字的般若进到观照的般若,前面讲金刚般若道理,用文字来表达,到后半部,从文字般若进入观照般若,主要是破我们的我执之心,破除我们的我执、我见、我碍,上半部主要降伏我执的心,在《金刚经》的第一到第十六这上半部,就是降伏我执的这个虚妄心,所以在第十七分里面,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里面看起来好像有冲突,有矛盾,其实没有的。释迦牟尼佛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当生如是心,就像上面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该有任何的执着。

 

  《金刚经》第十七分,跟《金刚经》第二分差别在哪里呢?十七分后面有这两句话:“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他用般若智慧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断除他们烦恼,灭除一切烦恼,从烦恼生死的此岸,度到清净涅磐的彼岸。所以叫“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当他们把这个众生度完了,离苦得乐了,证到涅盘了。下面一句,“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我每日都在度众生,每日都帮助他们离苦得乐,证到果位,离开三界六道之苦,但是“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释迦牟尼佛用他般若智慧来观察,我虽然终日度众生,但无一众生可度,那么这个才是真正般若的精神特色。灭度一切妄想的众生,当灭度时不见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个才是真正的度众生。

 

  大家读《金刚经》这一段的时候,想想你自己:当你一个人在帮助人家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到这个人可不可以利用啊,我帮他有没有用啊,帮他以后这个人对我有没有帮助,再过三五年都没有动静,连过年过节一个问候语都没有,也没有打一通电话给我,开始心里面嘀咕了,开始有烦恼有痛苦。这就是没有智慧,灭度一切妄想的众生,当灭度时不见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就是《金刚经》的智慧,佛的智慧,佛的境界,跟我们不一样。

 

  若见有灭,菩萨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及寿者相。如果释迦牟尼认为我每天都在度众生,都在度一切众生离开生死,证到涅磐,有灭度的思想,那么菩萨就有一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他就不是菩萨。之所以他是菩萨,他就离四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及寿者相。

 

  关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再解释一下。“我相”分两种。一种是认为物质上有“自我”。如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自我”与他人不同。另一种是认为精神上有“自我”。如一个学问好的,或者是地位高的,年龄大的,常看他人都是小孩,都幼稚;倚老卖老是“我相”;也有许多年轻人“倚小卖小”,动辄“我是小孩,请原谅”,也是“我相”。 凡是可以证“我”存在的任何境界,都是我相,比如痛苦或快乐,让自身意识到“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就不会感受痛苦、快乐。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皆自“我相”开出。有我相,便有对待之人相。人不止一,为众生相。执我之见继续不断,即寿者相。四相不外一个我相也。这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明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