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微笑

 

发布: 2018-09-04 20:46:58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佛陀拈花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正因为如此,它流传极广。但在唐宋以前人们对这个典故的出处似乎知之不多。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一次问自己的朋友佛慧法泉禅师:禅宗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法泉禅师博览群书,且过目成诵,但他不知道出自何处,回答说:“藏经亦不载。”担任过宰相的王安石自己回答说:“余顷在翰苑(翰林院),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所载甚详。”

 

  这个记载是这样的:“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

 

  一天,大梵天王来到灵山,向佛祖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波罗花,请佛祖上座,为众生说法。但世尊登座後,却什么都没说,只是拈花示众。当时人和天人有百万之众,都很茫然,不知怎么办。唯有外号为“金色头陀”的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于是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摩诃大迦叶。”

 

  于是,这种“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便成为古今禅宗“宗门第一之口实”,作为“以心传心”的根本依据。中国禅宗也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后来来到中国的达摩菩提被认为是禅宗第二十八祖。

 

  拈花微笑,成为一个千古传奇,对它的阐释数不胜数。对普通人来说,佛祖的微笑代表的其实是世界上最为美丽的一种心境,详和恬静、豁达安闲、坦然从容,他了知一切,但又毫无傲气,这种心境纯净无染、但又无拘无束,不着形迹、超脱一切,它是那样的美妙,我们只能感悟和领会,却不能用言语完全表达。这就是我们在寺院里常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像特有的微笑。不是大笑,也不是嘲笑,不是高傲的笑,更不是讨好的笑……无法用言语具体形容,我们只能称之为“佛陀的微笑”。

 

  它跟一般在基督教教堂见到的基督的形象迥然不同,那里的耶稣是钉在十字架上的,给人以一种痛苦、凄惨和悲悯的感觉。这正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其感受大体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找到的面对痛苦的方式不一样。

 

  其实,释迦牟尼太子出家后,选择了苦修方式,并一直坚持六年多,到最后整个人骨瘦如柴,精神也十分疲惫萎靡。他想到: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折磨自己的身体的这种方法,并不能使人悟道。在他因疲乏昏倒的时候,一位叫难陀婆罗的牧羊女来到他身旁,将自己的午饭——一碗乳糜恭敬地递给释迦牟尼。这碗类似牛奶粥的东西,让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振作了精神。他下河沐浴,然后坐到了菩提树下。最后,他成佛了,成了一个对宇宙人生真理大彻大悟的人,他的脸上开始呈现这种会心的微笑。

 

  佛陀虽然出身王族,但其选择的布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生经历过许多艰难险阻。首先,他所宣扬的“一切众生悉皆平等”的主张和当时的社会主流处于尖锐对立。还有,佛陀反对极端纵欲和极端苦行,与之不同见解的一些外道人士也怀恨在心,有人污蔑他和女弟子有染,有人想置他于死地,甚至还有人羡慕佛陀的尊荣,想弑佛夺位。佛陀晚年的遭遇,更是有许多悲惨的事情发生。佛陀出生生长的迦毗罗卫城被攻破,钟爱的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过早辞世。故国山河的破碎,身边亲人的离世,都是让人痛心难过的事情。但佛陀依然保持着他的微笑,那洞察一切、悲悯万物的微笑。

 

  在灵山上,面对这种微笑,迦叶也应之以微微一笑。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最高境界,对其中禅理有透彻的理解。老师和学生,言者和听者,此时彼此默契、心领神会。

 

  面對這種微笑,我们凡人也只有领悟、学习、甚至可以模仿这种微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想这种微笑是适合时宜的。假如你是一位医生,你可以面带这种微笑对待你的病人;假如你是一位老师,你可以面带这种微笑对待你的学生;假如你是一位长者,你可以面带这种微笑对待你的儿孙……不管怎样,别忘了这种微笑,把这种微笑存于你的内心。

 

  当然,如果你对生活的禅机有所体悟,你也会自己真正拥有这种微笑。这正是自在人生不可或缺的最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