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岁末湛山精进佛七第五天

 

发布: 2018-01-03 19:05:27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非常慈悲,指明十条最基本的修行的方法。也是我们作为佛弟子,最基本的信念。好多人皈依以后,都不知道我要怎么样学。好多人说师父啊,很想皈依,那么皈依以后,怎么样才是成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因为佛教的经典非常得多,不像天主教、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回教就是《可兰经》,包括其他的宗教。一本经里面什么都有。所以他们学习起来比较方便。但是我们佛教的特色就是对机施教,还有释迦牟尼佛说的法,不仅仅是给人间听的,天上人间、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在听,所涉及面非常广。释迦牟尼佛为了要断除我们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大家想一想,你要学这八万四千法门,不容易学。我们学佛其中一个难题就是经典太多。我觉得《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最适合我们现在的人学习。无论是八十卷华严,六十卷华严,四十卷华严,它把里面的道理的精华浓缩为一品《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里面主要是讲十大愿王。我们只要按照十大愿王去行去做,那你就是一个标准的三宝弟子。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三宝弟子,你最基本的要把这十条行愿要把它修好。《普贤行愿品》这十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不管是在家,或者是出家,都应该是要修学的一个内涵。

     

      昨天讲了十大愿王中的三个,大家还记不记得?回顾一下,我叫你放下,是要把烦恼放下,把我们讲的法要记住,不要说师父啊你叫我放下,我昨天讲的法也放下了。(众笑)讲过的法要记在心里面,善的要记在心里面,不好的、烦恼的要让它过去。

     

      昨天讲到第六大愿是什么?(众答:请转法轮。)请转法轮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请佛来说法,那么佛不在呢?我们要请谁来说法呢?我们请善知识来说法,我们请长老说法,我们请法师说法,凡是有对佛教有一定修行的人,我们都要请他们说法。这叫开示法要。

     

      第七大愿是什么?请佛住世。如果佛在今天,就要请佛长住世间,那么佛不在呢?就要请善知识长住世间,我们请长老长住世间,我们要请我们的老师长住世间。

     

      第八大愿是什么?常随佛学。常随佛学是我们作佛弟子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老师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佛教的教旨跟其他的教旨不同的地方是,释迦牟尼佛讲,我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真理的创造者。释迦牟尼佛通过修行证悟到真理,把真理告诉我们,要按照他所讲的修行方法去行去做,到最后你证悟到这个真理,这个真理才是你的。像《金刚经》,你们都会读《金刚经》是不是?《金刚经》的智慧是谁的智慧?释迦牟尼佛。但是你读完以后不一定就有《金刚经》的智慧。你读了以后只是从文字里面去了解到《金刚经》里面大概在讲什么。了解以后,要按照《金刚经》里面的义理去行去做去体验,到最后证悟到般若智慧以后,《金刚经》的智慧就是属于你自己的。

     

  • Default
  •  


     

      我们在修学佛法过程中要经过三个阶段,就是三种智慧。第一个叫文字般若,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代,我们见不到释迦牟尼佛,我们没办法亲耳听到释迦牟尼佛说法,那我们怎么知道佛法是什么呢?我们透过书本,透过文字。文字是一种符号,在表达一种义理,透过文字里面说,佛在讲什么法,这个就是文字般若。

     

      当你透过文字般若以后,就要去关照,要去体悟,所以第二种叫关照般若。所谓关照般若,就是真正的佛经的道理,是离开语言、文字、符号、概念。所以禅宗里面,叫你不要去执著这个文字相,要离开文字相,去悟入道理,所以让你把书放在一边,把经书不要带到禅堂里进去,把手珠也不要带到禅堂里面去。要让你离相,然后去悟到佛法的真理是什么。由此可以说明,文字、或者符号、或者概念不能代表佛法的真理,所以要用关照般若,要慢慢去体悟,要能够悟出弦外之音,这个才是真的佛法。

     

      所以禅宗里面有一本书叫作《指月录》,《指月录》说所有的佛经,只是告诉你什么是真理的一种符号,真正的真理你要离开了这个文字。比如说现在问月亮在哪里,那么你需要指头去指引月亮在哪里,你看到指头,要往那个方向去看这个月亮,你不要老是停顿在这个指头上面去看月亮,你永远看不到月亮。我相信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妈妈说,今天晚上月亮很漂亮,你肯定是往天空看,你不会看你妈妈的手。佛经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说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个义理、表达这个真理,那么你要去体悟,所以叫关照般若。

     

  • Default
  •  


     

      到你关照一定的程度以后,才能够证悟到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一切法的本体,它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什么呢?这个是只能意会,不能言说。你知道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什么,你现在没办法理解,你要到佛的境界以后,跟佛的境界一样,佛佛道同,到佛的境界以后,你才能体会到佛的境界。那么你要知道菩萨的境界,你要证悟到菩萨的境界,你跟他一样的时候才知道。

     

      我们佛教里面讲,因为众生所得到的果位不一样,他的境界也不一样。所以佛的境界跟众生的境界差距很大。佛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宇宙人生,他是从上面看下来的,我们是从侧面看过去。比如我现在看到你人的前面,我看不到你人的后面。所以我们对世间的认识,只认识一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会有烦恼。如果我们常常读佛经,了解到佛教里面的道理,了解到缘起性空,真空没有离开妙有,妙有没有离开真空,空有不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圆满的智慧。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会说,每一个人都会讲,每一个人都会念,但是这个是文字般若,还没进入关照般若,更没进入实相般若。

     

      大家看我们墙上写的,告诉我们念佛要怎么念呢?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后面这几个字大家会不会念?大家念一遍,怎么念?(众念)

     

      这个文字很浅,小学生都可以看得懂,是不是?但是这个是一种境界,这个是修行的境界,念佛的境界,让你进入念佛三昧的那种境界。念而无念,就是让你念,从早上念、晚上念,吃饭的时候也在念,每天不断地、这七天里面不断地念,这就是在念。念而无念,就是我念的同时我又不去执著它,这个就不容易啊。我们总想着能念的我、所念的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谁在念佛,我在念佛,念什么佛,念阿弥陀佛。如果你有一个能念的我跟所念的佛,那你永远是一个对待,还是凡夫在念佛。如果我在念佛,念念念念念,念到这个佛念到我的心里面进去了,心里面有佛,佛里面有心,心佛不二,把心佛融为一体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已经达到离开了能、离开了所,能所双亡的念佛,这个就叫念而无念。

     

  • Default
  •  


     

      然后呢,第二种境界,当你第一种境界修到一定的境界以后,不断念、不断念,念到最后,佛跟你的心融为一体以后,你就达到第二种境界,无念而念。你不念佛,但是随时随地佛从你心里面就出来了,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呢,你依然耳根里面,听到念佛堂的声音。大家有多少人睡觉的时候还听到念佛的声音?不是很多。但是呢,你把第一个境界念而无念把它修好了,第二个境界就有了。

     

      像这几天念佛堂的念佛非常得庄严,从外面听大家在念佛,异口同音,从内心里面发出的圣号,非常得庄严。所以大家听得都很好,今天中午有好多嘉宾跟我讲,师父,太殊胜了。他说,从来没有参加过佛七,第一次参加,那种磁场,那种感应,特别好。这个就是每一个人念佛的时候都是用善心来念,用清净心来念。所以所念出的这个佛号,别人听了以后就觉得很舒服。如果你听总是人家吵架的时候,你心里面什么感受?你会很累,是不是?因为吵架的时候都是用嗔恨心发出的语言,发出的那种声音你就觉得很刺耳,很不舒服。

     

      但是,念六字洪名的阿弥陀佛圣号,是一种功德的象征,是慈悲的象征,智慧的象征,所发出的这个语言,我们听了就觉得很舒服。

     

      然后,在墙上的第二幅字叫什么?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什么意思?是心是佛,我们佛教里面讲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跟佛跟众生三无差别,这是在体上,体性来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我们现在还没达到那种境界,现在佛是佛、心是心、众生是众生,把三者分开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着相了,你有妄想了,所以你的心跟佛的心差距太远,佛的心充满了智慧、慈悲、祥和、安定,使内心充满了贪嗔痴。所以,我们用的是虚妄分别心,是凡夫的心,染污的心,佛他是用的清净心。现在凡夫境界,使我们的心跟佛的心差得太大了。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佛用的心是清净心,我们用的心是染污心,我们没办法悟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大家明白吗?

     

      所以现在要修,要念佛,因为我们的心起心动念,跟佛的心起心动念,那个差距太大了。所以我们没办法做到是心是佛啊。如果我们念佛念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心清净了,跟佛的清净心一样了,那么我们这个心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我们当下这一颗清净心。听明白了吧?然后第二句,是心作佛。我们在念阿弥陀佛,我们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听阿弥陀佛说法,对不对?当你的心修到清净的时候,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的时候,你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没有差别。阿弥陀佛即在你的心中,你的心即是阿弥陀佛。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就是佛法的境界。

     

      你看这么大的智慧,这么大的境界,没有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们是不知道的。这就是佛的智慧不可思议,佛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常常亲近三宝、修学佛法,那我们对宇宙人生、对生命的价值的看法跟普通人就不一样。

     

      我们昨天讲了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我们要常常跟释迦牟尼佛学习,要跟阿弥陀佛学习,要跟药师佛学习,要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学习。我们为什么要拜佛,拜佛就是见贤思齐。当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我们要生一个惭愧心。什么惭愧心呢?释迦牟尼佛也是人,也是众生,那么他已经成佛了,已经超越了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具足了慈悲、智慧、威德。我们现在还是凡夫,还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烦恼那么多,没有智慧、没有慈悲、也没有威德,所以我们要赶快地修学佛法,要跟佛看齐。所以叫见贤思齐。佛就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要向佛看齐。

     

  • Default
  •  


     

      所以每一个佛弟子,都要常随佛学。皈依三宝以后呢,最起码每天坚持要拜佛、静坐、念佛、诵经、持咒。有的人讲,师父,经这么多要念哪一部啊?其实,慢慢念,刚开始最好从《心经》开始念,《心经》两百六十个字,是经里面最短的,所以说比较容易记起来,先要把《心经》背诵起来,刚开始跟着读,你先在Internet里面download一个语音出来,跟着这个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得熟练了以后,慢慢慢慢把它背诵起来,背诵以后每天你都可以受持。

     

      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心经》?《心经》就是所有一切经典里面的中心思想。《心经》里面就讲真空跟妙有。《心经》是佛法的智慧,所有一切佛要成佛,他一定要学般若思想,《心经》里面的智慧,他才能够成佛。所以《心经》你不要看两百六十个字,但是呢《心经》里面的道理包含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

     

  • Default
  •  


     

      每一年的除夕晚上,湛山精舍有一个传统,要念《心经》,这个是从我们师父的师父、倓虚老法师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就开始了,到了除夕晚上就是讲《心经》,《心经》叫你破旧迎新,破除你的执著知见,开启你的智慧。《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浓缩为一部《金刚经》,一部《金刚经》的思想再浓缩就成为一个《心经》,两百六十个字,《心经》再浓缩是四个字,缘起性空,那么缘起性空再把它浓缩成一个字,就是一个“空”。佛教里面讲空,这个空不是空洞洞的空,这个空没有离开有,有也没有离开空,空有不二,所以《心经》里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意思呢?空就是我们的内心,色就是外境,就是我们内心没有离开外境,外境没有离开内心,心境它是不二的。色是代表物质,那么空是代表精神,精神没有离开物质,物质没有离开精神,所以我们不能去执著精神,也不能执著物质。我们要达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要把这两者都要去除了,要悟到中道义。这个是《心经》里面的智慧,让你去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金刚经》里面的话。

     

      佛教里面有好多哲理,那种行为,给你慢慢去参、去悟,有一天突然证到,噢,我明白了。你明白你就开悟了。你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就变成菩提了。你现在没开悟之前呢,烦恼还是烦恼。有一天开悟了以后知道,噢,这种烦恼其实也是菩提。也就是说你现在所遇到的这种困难,这种麻烦,其实在考验你,考验不过,那你就是一个凡夫,考验过了,那你就是一个圣者。

     

      不是圣人开悟以后他什么都不用做了,不是。悟后起修,开悟以后他还是修啊,开悟以后他明白,那么他修起来就不一样了。所以常随佛学对我们每个人非常重要。

     


    六、本经具体内容

     


     

      (九)恒顺众生

     

      1、在十大众生里面最难修的就是恒顺众生,每一个人都是以我为中心,每一个人都想到No.1,都想当老大,你要听我的。可是又为什么听你的呢?每个人都有因果,就像世界大战,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所以就打起来了。所以从佛法的角度讲,你要懂得空性,空性就是平等性,你要懂得尊重与包容。

     

      恒顺众生就是要你听听别人的声音,去恒顺别人,你要去尊重别人的生命。不能总是让别人来恒顺你,你也要去恒顺众生。比如:在家里你要恒顺小孩,不要老是告诉小孩你要怎么做怎么做,小孩烦死了说,妈妈你不要告诉我怎么做。有些人长大了以后,我们指使父母你要怎么做怎么做,他们就会说你不要来管我。每个人都有因果,就会有矛盾,如果教会大家学会恒顺众生,小孩听爸爸妈妈电话,爸爸妈妈也听小孩的话,大家就会互相来尊重包容,家庭就会和谐。

     

      现在的社会,虽然物质很丰富,比以前享受,很舒服。但是,内心世界是很空虚的,还有修养没有以前的好,大家会不太有耐心。包括夫妻之间也是这样,动不动就吵架,那和不来就离吧,离就离把。把婚姻当成儿戏,就没有责任。这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问题。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众生都是空性、平等性,我们现在的相貌不一样、人的关系不一样,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师生关系,这个只是一个假相,因缘和合,但是我们每个人性是空的。

     

  • Default
  •  


     

      大家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非常了不起的,他非常尊重每位弟子。他没有说我是一个圣者,我讲话是独一无二的。在佛经中看到,释迦牟尼佛非常了不起。释迦牟尼佛说,我是真理的发现者,我不是真理的创造者。真理本来就在那里,叫法尔如是。我们不是由谁创造的,就像释迦牟尼佛所说,“我是众比丘之一”。

     

      佛在世的时候,和弟子们之间做了很多事情,弟子生病了看病啊,弟子缝衣服穿针啊。从小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圣者,也包括他的爸爸走了,他一起帮忙抬棺材。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孝顺,就算我们成悟、成道了,我们也要孝顺。这也是示现给我们学习,不管各位念佛念到什么程度,修行修到什么程度,你爸爸妈妈还是爸爸妈妈,还是要对他们有孝顺之心,不要说我现在觉悟了,觉得智慧比他们高,对爸爸妈妈就不理睬。

     

      所以,我们从佛教中可以学到尊师重道,同时,你尊重你的长辈,也会爱你度宝贝。这就是佛教的精神,佛教有六和合僧。从你的身体、语言、意、戒、你的利益等,从各方面都是很和谐,这就是佛教度修行度传统。

     

      “众生”,是指所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包括十方法界、所有一切都不是独立的、不是天然的,它是众缘和合而生。例如:天上人、地道众生、还是牛马羊等都不是天然而生,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生这个名词,不只是单一指人,是包括十方法界所有一切众生,这也就是我们普度众生,不只是单一人类,也包括动物界的众生。

     

      恒顺众生,就是在任何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尊重随顺众生,顺从他们。这个是不容易。如果没有把大我放下来就不会随从他人。顺从的目的是为了等待机会,度化他们。正所谓:菩萨要度众生,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我们要保持头脑清晰,分得清是非,到最后要让他们得到佛的智慧。首先,要进入对方的团体,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大智慧,认为你是一个德高望重、令人钦佩的人,自然就会有人加入你的团体,尊敬你;如果你这个人自私自利、贡高我慢、目空一切,你到哪里去都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菩萨所做的事情,都是要跟众生打成一片,在引导度化他们。另外,顺从众生有一定的原则,主要是指顺从众生的善性,而不是顺从其恶性。

     

      譬如有人叫你去造十恶业,那你就不能顺从他。不能人家叫你去杀人、做小偷,你就去。如果行十恶业,你就不要去了,如果是行十善业,就要去。我们主要是要随顺他们做善事,不能随顺他们做恶事。

     

      所以,随顺众生,要讲原则,不能是非不辨,善恶不分。否则就是假慈悲,错误错误的恒顺众生。对众生的随顺,建立在给他们带来利益和安乐的前提下,去慈悲他们;而不是无原则的乱慈悲、恒顺。所以小孩子也是,家里面小孩子,我们要恒顺他,有些东西要恒顺,有些东西我们就要引导他们。

     

  • Default
  •  


     

    2.以众生为中心

     


     

      不仅仅是天上人、我们要以人为中心,而是要以众生为中心。所以,从佛教中怎么叫恒顺众生呢?就是要从我们内心去除我慢,如果我们在人与人沟通交流中居高临下,就不能恒顺众生。应该和众生平等交流,要有一个平等心,不然有的人IQ很高,很聪明、很有能力,但是人际关系不好,所以我们现在无论EQ和IQ都要高。当你们看《华严经》的时候想到,哇,释迦牟尼佛太厉害了,在2000多年前就在讲心理学。我们现在讲心理学是一门新的科学。释迦牟尼佛2000多年前就在讲心理学,怎样恒顺众生,如何搞好人际关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不是很长,最初是在大学哲学系后来转变为科学,发觉很多心理学和科学有关。早在20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开始研究心理学了,就讲EQ了、恒顺众生、怎样相处人际关系,你想要去度人家,你首先要和人家打成一片。

     

      菩萨和阿罗汉的区别在哪里?阿罗汉最大区别就是:阿罗汉是独善其身,助我解脱,就觉得度化他人很麻烦,自己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行好了。但菩萨不一样,他要和众生打成一片,他认为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所以我不能离开众生,同时他也在觉悟其他人,所以菩萨也叫觉有情。佛教的修行体系和其他的不一样,佛教说,你要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不能离开众生,如果你离开众生,你就不能修菩萨道,离开众生不能成佛。

     

      所以在家的居士,要先从家里开始。家里更麻烦了是吗?先生不好,小孩不好,父母不好,兄弟姐妹也不好。人有时候一烦,就觉得谁都不好了,就自己好。遇到问题了,我们就要好好想一想《普贤行愿品》的内容,你想要成佛,成佛度众生。外面的众生太远了,先把家里的众生度了,度化之前要先学会恒顺他们,然后再引导他们,学佛度化他们,从家、社会、国家、世界,一步一步来。所以,首先要净化心理,先度自己再度他人,要有定力,不会受其他人影响。所以在恒顺众生不但要有慈悲,也要有智慧去包容、度化他人。

     


     

      3.讲解原文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剎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生?化生。所以大家要常常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大家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大家参加此次佛七法会在这里念佛,西方极乐世界就会有一朵莲花盛开。虽然莲花盛开,但是如果大家念佛不精进,莲花很快也会枯干。念到临终时,花开见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花一开,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

     


     

      大家恒顺众生,不仅仅要恒顺自己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还要有无量无边的众生。色身的种类不同,牛、马、猪、人等,相貌不一。形状不同,各种动物长相都不一样;相貌不同,每个人对于相貌的感受不同,有的人感觉很美的,但是其他人却感觉有丑;所以一个人的美丑是没有标准可言的,只是人们心中产生的一种印象。佛教中讲,一切唯心造。也常常提到,三界为心,万法为识。一切法由心思所变相出来的。众生的美跟丑是由审美观决定的,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别人夸你漂亮时,不要洋洋得意,因为有更漂亮的人,别人说你丑的是由,也不要在意,你一定不是最丑的那个,也一定会有人认为你是漂亮的。众生相随类而变,每个人看的都不一样。还有寿命长短不同,乌龟能活上千万年,而有些众生寿命很短,朝生暮死,甚至有些动物,才从娘胎里落地就死了;每个众生的业报不一样,寿命也不一样,从佛教的角度分析,一个人长寿与否,与自身的福德有很大关系。仁者必寿,仁义,善良,并且修很多佛报的人,就会长寿。长寿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前生修的福报,令一种是这生杀业太重,作恶太多,会直接影响生命的长度,也就是折寿。相反,如果今生大家多放生,做善事是可以增寿的。学佛的人不一定要求长寿,但是每一天要活的精彩,每天坚持不断的修行,每天坚持做善事,每天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到问心无愧。佛教中说,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尽自己所能来完成,就无愧于任何人。佛陀的教导也是要每个人尽心尽力去做事情,这就是有智慧的人。除此还有种族不同,人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等;加拿大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包括了来自于全世界的很多民族。每个人的因缘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出生。

     


     

    “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

     


     

      其次从心理活动看:“种种心性”,指心理活动和心理素质不同。“种种知见”,对世间的认识不一样,观念不一样。刚才提到的“三界为心万法为识”,心想到哪里,人就会到相应的地方去。每个人对于外界事物认识的不同,观念就不一样。“种种欲乐”,欲就是欲望,某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的快感就是欲乐,有情的欲乐千差万别。

     

      再从生活方式看:"种种威仪",威仪,指一个人的仪表,外在表现出来的一种形象、气质,行、住、坐、卧,言谈举止;大家可以看到,出家人或者是有修行的人,走路的姿势是不一样的,拜佛的姿势也是不一样的。学佛的人要如法如律。出家之后受具足戒,学习行、住、坐、卧的仪态。每个人的修养也是可以体现出来的,比如我们和别人讲话的姿态,走路时的姿态,要具足威仪。大家现在念佛堂的诵经都是如法如律,法的来源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而自说的阿弥陀经,开创了念佛的法门,并从印度传到了中国。东晋时,慧远大师联合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念佛,开创了念佛的风气,并从东晋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的念佛是一种传承,包括其中的仪轨。到现在是两千多年的传承,释迦牟尼佛赤脚托钵化缘,带回精舍平均分配给大家一起享用。现在大家每天中午在五观堂用午斋,大家的饭菜和我的饭菜一样,平等布施。现在因为时代不一样,我们不需要赤脚托钵,信众会到寺院主动供斋,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传承。

     

      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如是,指前面所说的各类众生,我们应该顺从他们各自不同的需求,用种种方法,服侍他们,用种种物品,供养他们。虽说他们不是我们的父母,不是佛陀,但我们恭敬、供养他们时,如同恭敬供养我们的父母,恭敬供养佛陀一样,不能贡高我慢。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见到有疾苦的众生,我情愿做他们的医生,为他们治病,服侍他用药,这是对身病而言;有人迷路了,我们要给他指引方向。在黑夜中,我情愿变作光明成为他们的明灯;碰到贫穷的人,我们要用经济去帮助人家。或者传授给他一种谋生手段,使他学会谋生的方法;菩萨是如此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的。

     

  • Default
  •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就是随顺供养诸佛;如果能够尊重承事众生,就是尊重承事诸佛;如果能够使得众生生欢喜心,就等于令一切诸佛生欢喜心。因为佛陀把众生看成和自己一体,把众生看成是自己的独生子一样。佛陀对众生是多么的慈悲!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庭、工作、社会中,处处要以佛、菩萨的道德行为,来严格要求我们自己,要在人群中作出榜样,为人处世,处处都体现出我们在学佛上的修养,让大家感受到佛法的伟大和慈悲!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菩萨的特点是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无私忘我。菩萨同体大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把众生的痛苦、生死、快乐都当成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同体大悲。我们不仅要对我们喜欢的人产生慈悲,而且要对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众生都产生慈悲。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