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义大和尚讲解弥陀经要义
精进佛七第五天(下)

 

发布: 2016-12-13 19:59:30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达义大和尚讲阿弥陀经要义录音: 点击播放/下载

 

  • Default
  •  


     

      回向文作者是慈云忏主,遵式大师。《净土圣贤录》云:遵式大师是宋朝人,浙江宁海人,俗姓叶。遵式大师二十八岁,入宝云寺宣讲法华、维摩、涅盘、金光明等经,并集僧俗专修净土,有关净土念佛忏仪之着作甚多,故世称百本忏主。

     

      他讲的都是大乘经典,不容易讲的,不可意思境界。鼓励出家人、在家人专修净土。

     

      他觉得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忏悔非常重要。我们拜忏,忏悔业障,对修行非常有帮助。

     

      宋真宗皇帝赐名慈云忏主,慈云尊者,灵应尊者,天竺忏主。宋哲宗、宋高宗时,复分别追赠:法宝大师、忏主禅慧大师之号。

     

      《净土圣贤录》:遵式大师对大众开示:汝等幸得信佛,又得出家,修行法门甚多,而以念佛最为方便,最圆顿殊胜。汝等看我念佛二十馀年,现在欲临命终,一心不乱,求生西方,此是最好之证明。又起立举两袖云:看我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言毕,随众念佛,安详西逝,停灵三日,容光焕发如生,荼毗获五色舍利,顶骨现莲花色。

     

  • Default
  •  


     

      请大家合掌,随我念发愿文。

     

      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

     

      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保持一句阿弥陀佛在心里面,净念相继。《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讲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被外在的境界牵着鼻子走,我们内观自性,别的我不想,把阿弥陀佛放在心里面。

     

  • Default
  •  


     

      我们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为了菩提道,为了成佛,为了度众生。就像我们凡人希望将来能够干一番事业,所以我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到哈佛大学去、到耶鲁大学去。

     

      每天晚上大回向的时候,我们都会发愿,“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一样的道理。

     

      我们每次讲经、诵经、做善事,有一个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将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西方净土。

     


     

    (三)行:力行

     


     

    1. 正行

     


     

      正行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发菩提心;(2)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

     

      发菩提心是一切修行法门的基础。不管修什么法门,你要发菩提心,这是根本。唯有发菩提心以后,你再来持名念佛,就更为恳切。因为你有这个菩提心,你有这个动力,所以念佛以后,你更加没有杂念。

     


     

    2. 助行

     


     

      助行道就是修净业三福。

     


     

    1.1什么叫菩提心

     

  • Default
  •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华严经》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大乘佛教的基本前提是发菩提心。所有大乘经典,所有大乘行门,菩提心是一个前提。发菩提心的人,应具备以下之三种心:

     


     

    (1)大智心:不着我相。

     


     

      因为你有我,佛没有办法念到你心里面去。达到无我,我们的心才是清净的。

     

      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是我们要随份随力,了解这个道理。

     


     

    (2)大愿心:广修善行。

     


     

      不要满足于个人的享受,要去帮助别人,做对社会对大众有利益的事情。

     


     

    (3)大悲心:救众生苦。

     


     

      我们要有大悲心,有救苦救难的心,就像观音菩萨一样,要有救度众生痛苦的心。

     

      我们在念佛的同时,我们要有智慧,要有悲心、宏愿,那你念佛更加得力、虔诚、恳切。不是被动地念佛,别人念佛你也念佛。你明白这个佛法的道理以后,你有使命感在念佛,那就不同。为了成佛,为了度众生,我念佛。

     


     

    1.2发菩提心

     


     

      那怎么样激发起菩提心?它有一个前提。

     

  • Default
  •  


     

      (1)观身过患(幻身无常,有苦无乐。)

     

      身是地水火风,四大组成。身心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不是实实在在、永恒不变的实有体。

     

      (2)思惟诸佛(以顺性故,安乐常住。)

     

      看到佛菩萨要有惭愧心。虽然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为什么我们在六道里面轮回受苦,佛菩萨为什么成圣了。常常这样想,你就会进步,你就会行善,到最后你也会成佛。

     

      (3)求最胜果(不学小乘,以少为足。)

     

      我们在修学佛法过程当中、行善过程当中,不学小乘,以少为足,我们所发大乘心,我们所要证的果不是小乘果,是佛果,我们要成佛。要证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目标。

     

      (4)慈愍众生(皆我心具,实应救度。)

     

      一切众生跟我都有关系。现在看起来好像我不认识,但是从佛法来讲,能够出现在你生命里面的所有一切众生,跟你都有关系,在多生多世里都是你的亲人、朋友,现在因缘聚会,大家又在一起了。现在看到众生在受苦,我们要有一个慈悲心去度化他们。

     

  • Default
  •  


     

      你明白了人世间的真相以后,就会激发你的菩提心去帮助别人。佛教说皈依以后要发四宏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你有菩提心,你自然而然就会发四宏誓愿。

     

      我们建加拿大四大名山,就是一个悲愿,相信建四大名山以后,会度更多众生,会将佛法在北美发扬光大。我们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做不完,下一代人还可以继续做,再下一代人还可以继续再完成。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程,它是一个可以度很多众生的工程。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湛山精舍三位长老、法师、居士发大愿,成就四大名山,接引更多众生。这就是愿力,这就是悲心。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个愿力,都要明白宇宙人生的无常变化,明白一切众生跟我们都有关系,要激起我们的菩提心,要发四宏誓愿。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你今天念佛就不是一句简单的佛,你是有使命来念佛的,是为了成佛,为了度众生。

     

  • Default
  •  


     

    结语

     


     

      今天讲了信愿行中的信和愿,即如何深信及发愿。以及“力行”中正行的第一要点——“发菩提心”。在正行中,除了“发菩提心”之外,还有“持名念佛”。明天是最后一课,我们将进一步讲解三资粮中正行道和助行道的具体内容。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