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义大和尚宣讲普贤行愿品(3)
湛山精进佛七第三天

 

发布: 2015-12-27 12:29:20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今年和性空长老一起去闽南佛学院,我是文革之后恢复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光阴似箭,二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人生还有几个二三十年,所以当我们生日的那一天也是我们的生命减少的一天,所以我们要有警觉性。这一天也是母难日,因为这是母亲最痛苦的时刻,我们要去陪伴父母,不要杀生,以不杀生去庆生,这一天要吃素不杀生,用食素的功德回向给父母,同时这一天我们要诵经念佛回向父母,弘一大师就是在生日这天诵经回向父母。

     

      昨天我们讲到礼敬诸佛,戒除贡高我慢心,消除业障,同时可以增长智慧,通过念佛,拜佛之後,我们的业障就会消除掉,人之所以没有智慧就是因为心太杂乱了。佛教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要思考为什麽佛可以修成佛,证得无上智慧,所以我们要见贤思齐,不论遇到任何人我们都要恭敬他们,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所以要尊重他们,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未来的诸佛。

     

      今天在这里念佛的人,我们不一定认识,但是用佛的智慧来看,我们周围的人都曾是我们的六亲眷属,今天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是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所以我们对任何人都要尊重他们。

     

      佛教的活动称为法会,就是法的聚会,一切的活动都是法的聚会。譬如今天法会的地方我们看到的只是现前的人,其实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和诸佛菩萨都和我们在一起念佛,因此我们的行走坐卧都要具足威仪。我们要做大布施,广结善缘,这是种正能量,要去想到别人,去互相帮忙。

     

      有的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如果每个人都这麽想,这个世界将是自私的。在佛教里,我们要先想到别人,泡茶也是一样,用心去泡好茶,要先给别人後留给自己。

     

      昨天教会大家如果背诵“十大愿望”,我们今天讲十大愿望。

     

      一丶“礼敬诸佛”的这个“敬”就是依照规矩去做去。你的所行所作都合乎礼,这就是一个敬;如果你不守礼,这就是不敬。譬如你对一个人恭敬,你在这个人的面前就要守规矩;如果你不恭敬这个人,你就会放逸,随便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们要礼敬诸佛,就是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是大觉者,一个大觉悟的人。我们凡夫是醉生梦死,不知道这个三界是苦,也不想出离三界,这就是不觉。二乘在凡夫里边是一个觉者,他觉悟了。觉悟什麽呢?觉悟生死无常,所以他就修行。得到偏空的理,悟得四谛法丶十二因缘法,这叫罗汉,也叫缘觉。中乘就叫缘觉。这种人在凡夫里边可以算是一个觉悟者,可是他不能自觉觉他,他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他,所以就仅能自觉。菩萨和罗汉又不同了,菩萨既能自觉又能觉他,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佛和菩萨又不同,菩萨虽然能自觉觉他,可是还没能觉满。佛是觉行圆满,觉也圆满,修行也圆满,自觉也圆满,觉他也圆满了。佛之所以成一个大觉者,也就因为他这三种觉悟都圆满了,万种的功德也都具备了,所以就称为佛。

     

      普贤菩萨发广大的行愿,修行这种的愿有多大呢?这种愿,是一种不可思议境界的愿,所以称普贤菩萨行愿品为愿王,他是愿中之王。这第一愿“礼敬诸佛”,不是单单就顶礼释迦牟尼佛或者阿弥陀佛,当我们虔诚的礼拜时要观想我们礼拜的是十方法界一切诸佛,这样的功德才大。

     

      礼敬诸佛,诸佛是不是需要我们礼敬呢?我们礼佛,佛也是佛;我们不礼佛,佛仍然是佛。并不是我们礼佛,佛就得到多一点的好处;我们不礼佛,佛就得不着好处,佛就小一点。我们礼佛,是尽上我们的这种恭敬心,佛是不增不减的,所以礼佛不要执着。

     

      二丶“二者称赞如来”:如来为什麽要称赞呢?在这里要和大家讲一下,所有的佛的称号都可以称为佛,如来,世尊等都是同号。

     

      现在的人希望诽谤,挖苦,批评指责别人,所以这样的人会发出负能量。佛告诉我们要称赞如来。我们不仅仅是对佛菩萨,对周围的人或是事都要称赞,要鼓励他们,要口吐莲花,让大家感觉到很舒服,如果我们周围的人都互相称赞,世界就会很祥和,现在的家庭中有许多人都在吵架,我们不要去指责和计较,要学会称赞和包容,因此我们要明白称赞如来的重要性。赞是赞叹佛的德行,我们看到佛都是微笑面对众生,佛是没有嗔恨心的。佛在修行时时常有动物或是魔会去伤害他,但是佛从来没有怨恨过,他是如如不动,最终感动了这些伤害他的众生也因此而得度。佛告诉众生要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也是为了度众生。我们众生常称念观音菩萨等诸佛菩萨,这都是佛告诉众生的,所以佛是无私的,他告诉了众生有诸多的佛和菩萨存在。

     

      我们每个人自性上都有光,你赞叹佛,你自性的光就现出来了,照破你的黑暗。你赞叹佛的功德,无形中你自己就不会造罪业丶不会打妄想了。你少打一点妄想,你那智慧光就露出来多一点。为什麽修道人怕打妄想?也就是这个原因,打一个妄想,就把你那自性好像染上一层东西似的;你不打妄想,你自性的光明就显露出来,就光明一些。所以当你赞叹佛的时候,你心里是欢喜佛,欢喜佛就和佛的智慧光相合了,你的自性光明也就会露出来。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有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三世因果也是这样,有现在就有未来,这就是因和果的关系,我们现在得到的果都是以前种的因,。那我们现在种的因也是将来的果,一切的偶然来自於一切的必然。所以,我们不要怨天尤人,要深知因果,所以我们要常常念佛,拜佛消除业障,要一点一滴的忏除业障。佛教说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一佛皆有诸佛菩萨围绕,我们称赞如来,如来有多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量无边。我们不仅仅要用我们的嘴巴称赞诸佛,要观想用无量无边的舌根都去称赞如来,我们拜佛也是要观想自己所拜的不是顶礼现前的佛,是无量无边的诸佛。普贤菩萨十大愿望,告诉我们要修行不仅仅是今生,要生生世世都要去修行。

     

      三丶广修供养:

     

      “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

     

      供养和布施有什麽区别?

     

      供养是:对诸佛菩萨,对上的,对父母师长的是为供养;布施:是对下的,对众生,称为布施。

     

      供养和布施有精神和物质两种种层面,我们的微笑也是一种供养和布施。我们要学会微笑的面对众生。

     

      在诸供养中,其中法的供养是最大的,在金刚经中说唯有法的供养是最大的供养。

     

      我们平时在一尊佛前供养,要观想遍供法界无量无边这麽多佛;法界无量无边这麽多的佛,每一尊佛的前边,都有我们的身在那儿对着佛修供养。你这样一观想,这就叫法界供养。法界的供养,也就成就法界的功德;成就法界的功德,就得到法界的智慧;得到法界的智慧,就圆成法界的果位。所以广修供养就是尽你的力量来供养,你有多大力量就尽多大力量来供养佛丶供养法丶供养僧。普贤菩萨就是修这种行门,他广修供养三宝。

     

      当我们点灯时也要观想我们点燃的是无量无边的明灯。特别是每年湛山精舍点的平安灯,我们也是用这个灯来供养诸佛,当你这样观想时,点的平安灯的功德就非常大。所有一切的供养都是外相的供养,我们要从内心的离体的供养。我们要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供养一切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