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精进禅七-达义师父开示 14(文字)

 

发布: 2015-06-28 19:14:12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禅七第五天 2015年6月18日 (1)

 


 

  今天是我们湛山精进禅七的第五天,所以还有明天的一整天,到后天的中午就解七了,这个禅七就圆满了。所以我们只有一天的修行的机会,所以大家在这一天里面要好好的用功修行。

 

  像这几天有的人修得好的,身心得到清凉,连你的口水都是甘甜的,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昨天有个居士特地从美国赶过来,本来是坐一天的,坐的得到法喜了,然后继续坐下去。这就是一种感应。这个感应从哪里来?就是从你的自性里面来。得到清净心现前,就能得到禅悦,所以修行是靠个人的。

 

  那么有的人业障深重的,在这七天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障碍,障碍你修行,障碍你参禅。所以什么叫业障?就是有一种业力障碍你修行,这个就叫业障。没有业障的人,在这七天里面各方面都顺心如意,想要来修行,又有这个时间来修行,到了禅堂里面又能够心里面很专一的来参禅,身心得到自在,这就是业障轻的人。那么有的人呢到这个禅堂里面,本来在外面都没有业障,进了禅堂业障就现前了。为什么呢?因为你修成佛道的时候,这个时候好多怨亲债主、魔鬼魔孙就借这个机会要来障碍你,这就是为什么在打禅七之前,要向寺庙的住持和尚告生死假。就是下定决心,我不管到了禅堂里面进去以后什么样的业障现前,我都要修,连病的不得了的话也要继续修,就是死也要死在禅堂里面。所以像以前禅宗里面的禅堂规矩很严,就是你病的不得了没办法坐的,那把你塞到禅坐底下去修行,也不能出禅堂。只有在里面万一真的是病得受不了死了,死了这个时候也不抬出去,要把你这个死尸丢到床底下,等到这个禅七完了以后才能出去。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这七天里面,不管你是生,不管你是死,不管你得什么病,这个时候你不要被生魔、死魔、病魔被它打到,一心地参究,这就是禅堂的规矩,所以在禅堂里面的规矩非常非常的严。

 

  我们要参学,就要在禅堂里面参,从每一个威仪、规矩、行止跟它的精神我们都要学习,把禅堂里面的精神学好以后,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落实到我们这个修行过程当中去,那么你就能够精进用功。所以禅宗的精神就是叫你一定要发起大愿心,要有志向。修行要有志向,不是说随喜、随缘,没有随缘的,你一进到禅堂的话呢,只能参究,一定要成就,克期取证。一个禅七不行,两个;两个不行,三个;三个不行,到最后七个。七个不行的话呢,有的人就一直坐在禅堂里面。

 

  坐在禅堂里面,彼此之间互不认识,你坐在隔壁我坐在隔壁,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我不知道你叫什么、从哪里来,为什么呢,因为在禅七里面不给你攀缘。不是现在我们看到,哦你叫什么名字,你哪里来的,你电话号码多少,你微信多少,在禅堂里不允许的。在禅堂里面从早到晚,心里面就提起这个话头,观照。

 

  所以我们在禅堂里面,你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放下”;另外一个是什么?“提起”。

 

  放下什么?

 

  放下你所有一切的事情,包括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你的生活,所有的东西进到禅堂里面不要去想它,叫“放下”。

 

  “提起”是什么呢?

 

  提起这个正念,提起这个话头,所以我们在这个禅堂里面,常常维那师父要大家提起这个话头,所以叫“起~”。所以为什么大家要弯腰、要低头,当他提起这个念头,照顾这个话头的时候,你要生起一个惭愧心啊,我到现在还没有悟,惭愧啊。所以弯腰低头表示维那师说“起”的时候,我这时候我还没有开悟,还在修,我很惭愧。

 

  所以要明白在禅堂里面,一个是“放下”,一个是“提起”。

 

  佛经里面有一个公案,有一个修梵行的大修行人,在印度的时候,非常敬仰释迦牟尼佛,叫释迦牟尼佛是大善知识,是他的老师,就特地带了两瓶花去见佛陀,想要供养佛陀。那么佛陀就告诉他,你把花放下。他把右手的花放下以后,释迦牟尼佛还说放下。然后把左手里的花又放下,放下之后就很恭敬啊,就合掌,来恭恭敬敬地对着佛陀。佛陀说“再放下”,那么他就把双手又放下,这个时候还不够,还要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你的身心,放下你恭敬佛陀的那个形态,要把你的身心都要放下来。所以禅堂里面跟普通的地方不一样,就是在七天里面什么都不做。也不拜佛,手不拿念珠,也不看书,就是在观照这个话头。用这一句话头一直在观,你从一个有生灭的一句话,慢慢去体证不生不灭的那个话头。

 

  一般的人呢参了一辈子禅,他悟不了道,为什么呢,他只知道有一句话,然后去找念佛是谁,究竟是谁,不是的。是要起这个疑情去观照,所以用这个疑情来观照一切法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怎么样观照?就是用你的清净心来观照,用你一个没有分别心的心来观照,所以观照到一定程度以后你的心都清净了,你心清净以后,那么你的心就能够照万物,那么万物的本来的面目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我们这个清净心就像什么,就像照妖镜一样。你这个心清净了,你有这个照妖镜,你心头很清明,万事万物它的假象一照,原形毕露,就出来了。我们现在没有照妖镜,我们被这个外面的境界骗了。外面的境界现前的时候,你觉得这是一个真实不虚的东西。当你心里面清清静静、分分明明的时候来看这个世界,你就能够透过世界万事万物的表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所以释迦牟尼佛他把这个法传给了大迦叶,用什么来传呢?以心传心。不能说出来,说出来这个不是妙法。就像第一天所讲的,金刚经里面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怎么能够放下呢?那么你就要明白这几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在这七天里面,我们临时把所以东西都放下来。要叫你说永远放下来不容易,特别是在家居士,他还有一种责任,还要养家。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该赚钱的赚钱,我们没办法一辈子放下,但是最起码在这几天,现在只剩下一天的时间,在这一天的时间把它放下,来修清净心。用我们这个清净心来观照这个世间,那个时候的境界跟你现在就不一样了,你身心就得到了自在。所以这几天我观察到,这里面最起码百分之七十、八十都得到清净心,心里面都很欢喜,这个时候叫你明天不要来,你舍不得,你想尽办法都要来。为什么呢?因为你得到这个禅悦了,得到法喜了。所以我们禅宗里面有一句话说:打不走、骂不走,才是佛门的好宝贝啊。为什么打不走骂不走呢?因为得到禅悦了,所以再怎么骂你、怎么打你,都不走,这是唯有得到这种禅悦的人他才有这种想法。

 

  所以这几天我们要修一个出离心,从今天是第五天,明天第六天,第七天只有半天时间,我们要修一个出离心。这个时候把家里的事情、把工作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不要去想太多。人生几十年都过去了,一辈子都是为他人,为父母、为兄弟姐妹、为小孩、为先生、为太太、为亲戚朋友。那么在这几天呢,我们要成就自心,反观自性。所以在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修圆通法门就讲到: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几句话你们要好好去参一参,里面的是什么道理。

 

  我们现在我都听到外面的声音,你认为是身外的声音,错了。身体外的所有一切声音,都没有离开你的自性。你要用你的般若智慧去观照,一切声音不是从外来,而是从你自性反射过来的。所以叫反闻闻自性。听到外面的声音以后慢慢观照,这个声音从哪里来的?不从外来,从心里而来。当你参究到这个声音的本来面目以后,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你明心见性以后,就成佛了--性成无上道啊。所以这个定,般若观照的这个定能够让你走向成佛之道。没有般若观照,你永远找不到这一条菩提大道。所以迷的时候,成佛距离很遥远,悟的时候,佛就在你的现前,就在你的当下。

 

  所以我们这几天就主要是观心,观什么心?把我们虚妄分别的心,慢慢去观想,用般若观照来观想。当你观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你就发现,哦,这个妄想,本来就没有妄想,是你心里面的问题。妄想没有了,本有的真如自性就会显现出来。所以我不是跟大家讲过吗,我们倓虚老法师在观宗寺禅堂参禅的时候,参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突然之间在脑海中浮现出两句话,大家还记不记得?“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这两句话非常重要,所以我要重复一遍,相信对大家有用。

 

  观念念即住。我们每个人都妄想很多,每个人都有,大妄想跟小妄想不同,但是你通过参念佛是谁,照顾这个话头以后,慢慢就发现,哦,这个妄念本来就没有的,所以这个妄念自然而然它就没有了,观念念即住。

 

  觉妄妄皆真。这个虚妄的东西,当你有一天明白了,哦,虚妄的也没有离开你这个自性,没有离开你这个真如。就像我们看到的乌云,乌云没有离开天空,所以不管是乌云来也好,乌云去也好,天空还是天空。就像水跟波、跟冰一样,你看到这个海里面的波浪,有高有低,各种相状,但是水的波没有离开这个水。这个冰也是一样,冰块各种各样的冰块,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这个冰也没有离开水。所以这个妄想没有离开我们的真如,所有虚妄的一切现象也没有离开我们的自性。

 

  但是我们现在不明白这个道理,常常在念头上打转,被这虚妄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叫心随境转。今天到这个地方来很欢喜、很美,明天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呢,觉得很不舒服。今天这个人赞美你一下的时候呢洋洋得意,明天有一个人骂你的话呢,你的心里面非常的难过,那么这个就是凡夫众生相,叫心随境转,那么你就是凡夫。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一个圣人呢?怎么知道他是佛呢?他的心如如不动,他心不但不被万物所转,他心还能够转万物,这就是境界了。

 

  很简单一个例子,今天天气很好,明天下雨天气不好,一般人心情都不好,埋怨这个天,埋怨什么其它的事情。但是对一个圣者来讲,明天下雨,他就想到,这个天应该下雨了,大地上这么多的树木、这么多花草、这么多人在这个地球上生活需要水,所以下雨好啊!你看同样是下雨,有的人埋怨,有的人感恩。所以禅的境界,作为修禅的人,每天都是好天气。所以有一首诗我相信大家都有听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一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但是你没有领悟到这首诗的意境。这首诗就是典型的禅诗。心里面有禅的人,春夏秋冬对他来讲都很美。一个人,有大智慧的人,不管他在小孩的时代,在中年的时代,到晚年的时代,他都觉得很有意义,他不后悔。但是我们凡夫呢挑三拣四,小的时候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到了大的时候,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到了老的时候,觉得老了没有用,所以一辈子就在发牢骚、埋怨的生活。

 

  金刚经里面释迦牟尼佛提醒我们,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现在的心也不可得。为什么说现在的心不可得呢?因为现在的心是刹那刹那地生灭。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呢?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重要的。当下这一念是什么念呢?就是要参念佛是谁,观照话头,照顾好你这个话头,让你这一念清净。当下这一念清净,念念清净,你的心就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你这一念糊涂了,下一念也糊涂了,那么你念念就糊涂,那你心里面就有迷惑了。迷惑了以后就造业,造业以后就受苦,这就是凡夫众生相。

 

  所以希望在坐的各位,这个时间不多啊,机会难得,应该要进到禅堂里面要万缘放下,专心地来参禅。这几天不管你在身上也好,或者在心里也好,有任何障碍,当成是一种业障,业障魔、烦恼魔,那我们要打破它这种魔,不要被它击倒了。打坐的时候脚很酸痛,不要理它,照样的打坐。心里面想不开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管是对也好错也好,全部放下。

 

  所以希望这几天,大家通过这个禅七以后,能够去除你们的业障,消除你们的烦恼,增长你们的智慧,那么这一次的禅七才有意义。

 

  所以大家提起话头,参!

 

  (由Jason, David, Rosy 根据录音整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