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原始佛教的三个基本观念

 

发布: 2015-08-29 19:26:47   作者: 陈 沁   来源: 本网讯   

 


 

  原始佛教以《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三部经典为核心,由跟随佛陀多年的众多弟子集体诵记下来,是经国内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佛教专家一致公认的佛陀在世言教,也是一切佛教教义和宗派的根本。一个态度严谨的学修者,应对原始佛教的基本精神有一个整体把握,才能正本清源,正学正修。本文仅限于讨论原始佛教本身,不涉及其他教派观点。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批评指正。

 


 

观念一:佛陀是人而不是神

 


 

  佛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在原始僧团看来,佛陀是一个彻底了悟宇宙实相的人,他在精神上超越了生死并指导其弟子通过实践达到与他相同的水准。原始经典里没有宗教式的狂热崇拜,反倒有很多关于佛陀本人的朴实记录:佛陀在其父临终前为其讲法尽孝,帮助父亲超越生死之苦;佛陀无法阻止释迦族的灭顶灾难,坦然接受因缘;佛陀身受疾病,接受了纯陀供养的美食,没想到吃了之后得了很严重的便血,就此安详入灭。原始佛教认为:虽然佛陀在形体上有与众生一样的衰坏之相,但由于完全接受无常无我的实相而在精神上融入空,进入无分别的不二境界,痛苦止息,生死断灭。生死断灭是指:今世有生即有死,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但我在今世通过实践已彻底断除自我意识,从而脱离自我意识构建的梦幻世界,后世不再坠入轮回。佛陀讲「我生已尽」即是此意。原始佛教重在阐述佛陀的完美人格和伟大智慧,并没有制造一个人格化的神。

 


 

观念二:佛教是独立、自力的实践而不是宗教信仰

 


 

  原始佛教认为:宇宙的真实规律是无常的,是生灭变化的,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没有独立做主的存在。如果自我意识不消除,我们感受到的世界就是宇宙的真实境界经过自我意识加工后的扭曲境界,就是以自我的好恶抓取或排斥真实境界。自我对抗「无常无我」实相的结果,就是苦。围绕「四圣谛、三法印」的核心教义,原始佛教提出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的修学方法。佛陀在世的时候,僧团很重视实修实证,没有宗教仪式仪轨,遵循这些方法开悟证果的人很多。

 

  从这里可以看出,原始佛教重在「自力」的救赎,而不是将身心交给一个比人类力量更强大的上帝或主宰。佛教演变为具有教主信仰、仪式仪轨、社团组织三大特征的宗教,是后面的事情,是众生的需要,有它历史演变的因缘。原始佛教讲的「闻思修证」也逐渐演变为「信解行证」。我理解这个信,是指推敲、实修、求证后对佛陀所说的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而不是对佛陀本人的信仰。因为原始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如果树立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教主信仰,那么我们对他的教法就只有全盘接受,不敢去思维,不敢去求证,更不敢超越。这不符合原始佛教「闻思修证」的精神。所以,佛陀的原始精神是自己独立并且帮助别人独立,而不是成为信仰的附庸。

 


 

观念三:业力不是原罪

 


 

  原始佛教的学修次第大致可以概述为:静下身心,观察到身心内外不断呈现的变化,体会到宇宙万事万物的流动生灭。这时候你的心高度明觉,对宇宙流变的每个点、每个当下都有清楚的觉知。你感到所能把握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而是只有当下。当你坐在「法流」上的时候,你就观察到无常法印。身心再沉下来,再进一步观察,你会发现无常的背后是缘起,有缘起才有无常。再体会到每个人、每件事背后都有众多因缘在默默支撑它们。成功或失败不是人的能力,而是宇宙中的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辅助、相互制约帮助你体会到无我法印,谦逊而不自卑,平常心和感恩心自然生起。无我之后,进一步观察到自我意识就是一切对立的源头,是一切争端和苦的源头,于是超越自我、超越一切二元对立,证到涅槃寂静的境界。一句话概括:原始佛教是通过智慧的止观(静下来,止妄念,观三法印),来提升人格,建立佛格。

 

  再来看业力(Karma)。它是指人的身口意行为。这个概念原本是佛陀为解说三十七道品的具体修法而建立的,是个中性词,没有负面和贬义的意思。然而时空转变的因缘,佛教的业力学说容易被等同于基督教的原罪,信徒容易产生乞求和服从的心态,从而树立教主权威,对信徒进行宗教式管理。这并不符合佛陀关于「众生平等」的基本精神。原始佛教不否定业力因果学说。但从佛陀的原始精神来看,后悔过去和憧憬未来都表示我们还活在自我念头中,自我意识并没有消除,扭曲了「无常无我」的实相。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这一刻(见上文无常法印论述),后悔和憧憬虽有正面意义,但那仍然是活在「自我构筑的梦幻世界」中,唯以积极心态融入整个法流,以无所求的心坦然面对当下,才是真正的解脱自在。如果我们不去抓住当下的解脱,那么也抓不住未来的解脱。如果业力使我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请以智慧的观察和务实的精神轻装上阵。

 

  观念的转变,是符合众生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佛教发展演变本身也印证了「无常法印」。宇宙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佛教自身也不例外。笔者只是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试图找到佛陀精神的原貌,无有毁谤之意。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