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故事三则

 

发布: 2018-10-28 11:08:16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印度古称中国为「震旦」或「震那」(China),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等入中土后,以天眼神通观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

     

      历代以来,有关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显灵应迹的传说及其它神异事件极多,兹举三则。

     


     

     


     

      《感应录》中有一则贫女故事,说五台有灵鹫山,山下建灵鹫寺,每年春天,必设无遮大会(颂经忏拜法会)。凡参加者须随喜功德,令来者所求满愿。

     

      故事发生在北魏时,法会日来了一贫女,携儿背子又牵了一条狗,剪一束头发交给主事者说:「我贫苦,无物可施,仅头发而已。」执事无奈收之。

     

      又说:「我时间紧迫,等不及开饭,先吃好吗?」 执事给三份,贫女言不够,狗也得吃。再送一份,拿了四份。

     

      贫女说还少一份,执事觉得奇怪,连狗都有了,为何还欠一份?贫女指着肚子说:「还有一个,尚未出生!」执事起了嗔心,斥其贪得无厌。

     

      瞬间,贫女涌现虚空,说偈云:

     


     

    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

     


     

      顿时,贫女变文殊,狗成金毛狮,二子为童男,侍立左右。又云:

     


     

    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
    百骸俱舍弃,其如憎爱何?

     


     

      法会大众,惭愧有眼不识菩萨,顶礼忏悔,再求开示,又出偈曰:

     


     

    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
    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

     


     

      说毕隐而不现。大众将所施秀发建塔供养。明万历年初,塔颓,圆广法师发心重建,掘得大士圣发数根,呈金黄色,但如舍利子,随各人业障,所见不同。闻塔尚存,在大塔院侧。

     


     

     


     

      楞严经云:「菩萨示现,不欲人知,若泄露,则不知所终。」文殊菩萨道场虽在五台,但无处不现,应化事迹不少。

     

      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又名法顺,俗姓杜,人称杜顺。德重当时。其有弟子智冲,执意朝礼五台,屡劝不听,乃付一密函并云:「到五台,不见文殊再拆阅。」

     

      智冲寻遍五台,渺无文殊踪迹,询问一老翁,答:「大士下山弘化,杜顺和尚是也!」转身之际老翁已不见,急拆函,上有一有偈云: 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

     

      文殊只这是,何更问弥陀!

     

      文殊菩萨近在眼前,朝夕相处,竟整天妄想,奔波五台,礼拜山坡而已!急忙赶回长安城,杜顺和尚已圆寂了。正所谓有眼不识泰山!

     


     

     


     

      五台山佛教的兴起和佛寺的兴建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以后,诸帝也都崇佛。高齐时中相刘谦之,是一名太监,他笃信佛法,厌倦世俗,不喜尘劳,虽然身在朝廷宫闱,却经常持诵文殊菩萨圣号,每天念诵达七万遍之多,并以此为定课,不论事务多繁忙,他持诵菩萨名号从没有间断过。

     

      天宝年间,刘谦之随侍高齐三王子入五台山参访圣迹,见到诚笃坚志的王子为了供养大圣文殊菩萨,引火自焚其身,而使他深受感动,内心自念:「王子能为法舍身,我又何尝不能?」于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叹身遭宫刑,非佛法器(佛经中记载,以男根不具,列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凉山(五台山),专志修行。于是奏请当朝皇上准允在清凉山上专心修行,以期日后能有所成。

     

      皇上许之。刘谦之遂不再返朝,在五台山上住了下来,整日里持名阅经。后竟长出胡须,复得大丈夫相,让皇帝大为震惊。有一天,刘谦之忽然心眼开通,领悟法要,竟然造出了《华严论六十卷》留传后世(见《大唐内典录》)。皇帝重佛,朝野风从,一时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等,纷纷施财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礼灵迹。

     

      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布道,开创本宗基地,使五台山形成汉藏佛教两大体系汇合、各派寺院并存、显教密教竞传的独特格局。五台山佛山圣水也孕育了一代代名僧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