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要义 (七)

 

发布: 2018-07-17 19:19:19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 Default
  •  



     

      大家知道《金刚经》一共有三十二分。但是这三十二分,不是佛经原典有三十二分,是梁朝的昭明太子分出来的。为了读诵、理解的方便,他把它分为三十二分。严格讲起来,我们不可以在经典上增添任何的文字,但是为了研究和读诵的方便,加上三十二分对我们读诵《金刚经》,是很好的一个方便,最起码我们知道,这段文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我们读到哪里了,可以有一个标记。

     

      这三十二分,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序分」,一个是「正宗分」,最后一个是「流通分」。凡是所有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通常都有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这里序分就是《金刚经》第一分,叫「法会因由」。序分里面可以分为「通序」跟「别序」。通序就是从「如是我闻」到「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什么它是「通序」呢?凡是经典,在最前面都有如是我闻,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什么人说法,这是「通序」。从「尔时世尊」到「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个叫别序,所谓的别序就是说,唯有这段文在《金刚经》里面有,别的经典有不同的别序,每个经它有不同的启教因缘。

     

      从《金刚经》第二分到第三十一分,这叫「正宗分」。什么叫正宗分?就是完全在说本经的纲要,这个本经的纲要就是般若思想,就是讲妙智慧,就是专门阐述般若思想的道理。

     

      最后就是「流通分」,这个流通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流通后世。我们这部《金刚经》里面最后的一分,也就是三十二分,叫流通分。

     

      我们为什么要把一部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呢?主要目的是便于理解。在做研究的时候知道,那一段在说明什么道理,特别是我们学天台宗的,要通达经典,一定要按照传统的分法,每部经里面有序分,有正宗分,有流通分,用五重玄义来解释这部经,大概能知道这部经它的要领是什么。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是原文,这一段文就叫通序,通序另外一个名字叫「正信序」,就是所有的经典前面一定要有这一段话,让你相信这一部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怎么相信这部经是释迦牟尼所说呢?其中有「六种成就」来证明这是佛所说的经典。这六种成就是什么呢?第一就是「信成就」,第二叫「闻成就」,第三叫「时成就」,第四是「说法者成就」,第五叫「处所成就」,第六叫「听法者成就」 。这六种成就在每一部经典里面一定要具足,才可以证明这部经是佛说的。

     

      我们现在分析《金刚经》里面具足的六种成就。

     

      第一就是「信成就」。每一部经前面都有「如是我闻」,这是释迦牟尼佛涅磐的时候,阿难请教「将来我们经典结集,前面应该安什么话?要怎么让人家深信?」释迦牟尼佛讲: 「在经的前面,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如是」是信成就,让你深信。阿难说:「我听到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说的,叫『 如是』」。如是就是「不增不减」,现前所讲的经典是释迦牟尼所讲的,所以叫信成就。佛法的道理非常深广,唯信才能进入到佛法的大海,唯有一念信心的清净,才能够明白自心,了解佛法。所以信心在佛法里面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信,信是属于心,则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如果你信心有动摇,有怀疑了,那么你就有烦恼,有执着,你就不能清净。即使我们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也是要信心清净,如果你心不清洁,有怀疑,有分别,那你就不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第二叫「闻成就」。 「我闻」,这个我是一个假我,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假名为我。这个「我」指阿难。 「如是我闻」,我阿难实实在在听到释迦牟尼这样说。指阿难尊者,听从佛闻,他亲自从释迦牟尼处听闻到佛法,听这部经典。

     

      第三就是「时成就」 。 「一时」。这个「时」,就是时节到了。释迦牟尼佛他之所以能够升座说法都有因缘,当他观机,观众生的根机,觉得差不多了,说法的因缘成熟了,那么他就来说法,释迦牟尼佛凡是说法的时候都是对机的,都有时节因缘,不是随随便便,想说就说。所以「一时」,这个是时节因缘。有的人看到这一段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在佛经里面没有指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时?为什么叫一时呢?因为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他说法无定处,有时候在人间说法,有时候在天上说法。时间很难定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所有的佛经不标明具体的时间,就用一时,一时就是时节到了。当释迦牟尼佛观机逗教,觉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该说法了,可以度化一些众生了,那么他就说法,那么其理自然彰显出来,是为「时成就」,「一时」就是时的成就。

     

      那么第四「一时佛」,这个「佛」,在六种成就里面是「说法者」的成就,是这部《金刚经》的主人公释迦牟尼佛跟须菩提所说的法,这个「佛」是六种成就里面「说法者成就」,那么这个佛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所谓的佛是通过行菩萨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心圆满,最后成佛。下面不需要详细讲。

     

      第五「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这是讲经的地方,这是六种成就的「住所成就」,释迦牟尼佛在讲《金刚经》的时候说法的地点。

     

      第六「听法者成就」 。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释迦牟尼佛说法不是他一个人单独说法,他还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六种成就里面的「听法者成就」,释迦牟尼佛不会自己说给自己听的,是说给当时的比丘众听的,这个比丘众有多少呢?有「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么多,当然这「千二百五十人俱」只是当时的出家人比丘众,还有每次佛讲大乘法的时候,有天龙八部,其他的众生都在听。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时候,他是托钵的,在印度的寺庙里面是没有厨房的,吃饭的时候都要去托钵,为什么要去托钵呢?因为从佛法的道理来讲,我们出家人要去度化一切众生,当在家的居士能够看见出家人,心里面生出欢喜,他就种下善根,如果在家居士能够供养一位罗汉、一位出家人或者供养佛,那么可证无量无边的福德。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为了给众生种福田,到吃饭的时候他就去托钵。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去化缘的时候,释迦牟尼身上要披衣,出家人有三重衣,有五衣,有七衣,有大衣,如果说你要去托钵的时候,就要披大衣,或者你要说法的时候你要披大衣,或者是你要见国王说法的时候也要披大衣,这叫着衣,着大衣、七衣。 「持钵」,这个钵也是出家人吃饭的器具,在印度你要去化缘,不是拿碗,而是拿一个钵,「入舍卫大城乞食。」舍卫大城就是舍卫国的国都,叫舍卫大城,到城里面去乞食。印度的好多寺庙不是在城市里,都是在城市的边缘,释迦牟尼为了修学的清净,选择既不离城市很远,也不是太接近,一般都是在郊区(居住),到吃饭的时候就进城去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释迦牟尼佛到了舍卫城里面乞食的时候,他没有选择专门跟穷人乞食,或者专门跟富人乞食,他是「次第乞食」,跟七家人去化缘,去托钵。释迦牟尼教导他的弟子,不要有分别心,我们去乞食的时候,我们就走七家,无论七家乞了多少,就要回来住的地方。他吃完饭以后就收起了他的衣,收起了他的钵。 「洗足已」,在印度都是赤脚,因为印度的天气很热,化缘的时候是赤脚去行乞,回来以后认为脚脏了,就把脚洗一洗。当然这是表法的。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里面说「洗足已」,意思就是把我们的尘埃去除掉了,这尘埃代表每个人心中的烦恼,出家人三衣一钵一偈,一偈,就是你们看见我在做法会的时候,在中间展开那个偈的时候,这个是出家人在印度的时候,要去修行,打坐,说法,那么他就把它展开坐在上面,所以叫「敷座而坐」。

     

      这一段文字是别序,这段文字唯有在《金刚经》里面有,其他经典没有,所以叫「别序」,别序是指发起讲经的因缘,每一次均有不同的别名,也就是每一部经,它有一个启教的因缘的不同,就像《楞严经》的启教因缘是阿难,这部经的启教因缘是须菩提,这里面讲「尔时」,就是时间到了,「世尊」,大家知道凡是成佛以后有十种称号,「世尊」是其中一种称号,为什么叫世尊,世尊是世间尊贵的人和圣者。为什么说释迦牟尼是世间尊贵的圣者?因为他的智慧、他的福德、他的神通超越一切,他能够超越三界,所以叫世尊。

     

      在经典里面「食时」,大家知道,我们出家人吃的时间跟一般其他六道众生不同,每道众生吃的时间都不一样。诸天是早晨吃,我们斋天很早就起来,天上的人是很早来应供的,所以诸天是早晨吃。一般佛用斋就在十点、十一点这个时候,不超过十二点,是佛用斋的时间;鬼在什么时候呢?鬼都是在下午三点钟、四点钟,我们放蒙山都是在下午,是饲食鬼,鬼跟天还有佛用斋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他自己不做饭?为什么要到舍卫城去乞食?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令城中不能外出的妇女得见如来,供养求福。在当时古老印度女性一般不外出的,都是在家里面,释迦牟尼佛希望通过化缘乞食,到王舍城让不能出来的妇女能够见到如来,能够供养佛,能够求福,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主动行乞其中的一个因缘。

     

      第二种因缘,就是如来本不需吃,为了令众生得福,「如来不食而食」,这个道理就深了。如来本来是不需要人家供养他的食物的,为了令众生得福,希望佛可以做众生的福田,能够让他们供养,让他们修福,所以到城里去行乞,如来不食而食,如来本来不需要吃的,为了给众生种福田,他去行乞。

     

      隋朝的智者大师,也是我们天台宗非常有名的高僧大德,他有一个偈子这样讲:「法身本非食,应化亦如然。为长人天福,慈悲作福田。收衣息劳虑,洗足离尘缘。欲证三空理,加趺示入禅。」。我们成佛以后有三身,第一个是「法身」,第二个是「报身」,第三是「应化身」,你证到法身,你成佛了以后,你不用吃的,法身都不需要吃,那么应化身当然是不需要吃的,「为长人天福,慈悲作福田。」为什么释迦牟尼要行乞?就希望众生能够得到人天的福报,所以慈悲做福田,因此佛法僧三宝是众生修福的福田,这就是我们庙里香油箱上面写几个字,叫「广种福田」,当我们信众到庙里,只要你一念虔诚的心,无论你是一块钱也好,十块钱也好,你放到功德箱里就是广种福田,代表供养三宝,这个三宝就代表世间的真理、明灯,世间有三宝的存在,就意味着有真理、有光明的存在。智者大师他又这样讲:「收衣息劳虑」收衣代表息劳虑的意思,洗足代表历程远,这是表法的,《金刚经》释迦牟尼佛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表法,「异证三空理,加趺示入h禅」,「洗足已,敷座而坐」,就是进入禅定的境界。那么比丘结跏趺坐以后,身要端正,不但身要端正,心也要清净无染,这样才容易悟道,由此可以知道,结跏趺坐是一种用功的法门,打坐在修行法门里面非常殊胜,非常重要的。

     

      上面这段文字(指第一分「法会因由」 )叫「发起序」,即发起般若经之序。古德在解释此文各有不同,每一个人对这段文的看法都不一样。一般来讲,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这是表戒。释迦牟尼佛穿了大衣,然后持钵进了王舍城里乞食,这代表他如法如律,体现了出家人一种生活,出家人就是应该这样子,具足威仪,按照戒律来做。结跏趺坐代表「定」,当释迦牟尼佛吃完饭以后,洗足矣,敷座而坐,这代表定,他坐在那里开始说《金刚经》,代表智慧,金刚般若代表智慧,这段文字代表释迦牟尼戒定慧三无漏学。

     


     

      我们读过《金刚经》这段文字以后,我们感觉到释迦牟尼佛在生活中是非常平实的,跟我们一般凡夫一样,他需要吃饭,他也去行乞,他也披大衣,他回来吃完饭以后,把这个衣、钵弄得整齐,然后结跏趺坐,体现了释迦牟尼佛在平常中一种道,就是佛教里面常常讲「平常心是道」,在平常生活当中体现一种智慧,所以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何为道?」南泉祖师就说:「平常心是道。」什么是道?道就是平常心。平常心者,就是穿衣,吃饭,出入往返,举首动足,行住坐卧,都未离这个道,一个人真正修行修到很高境界,有大智慧,不是超越人群,不是超越生活,而是在行住坐卧当中体现佛法,体现智慧。我们看这段文字,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然后回到他住的地方,吃饭以后,收起了钵,收起了衣,还有洗足,敷座而坐。在释迦牟尼虽然有这么多不同的环节,动作,但是他的心如如不动,体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不二的法门。释迦牟尼佛一念心如如不动,如如而坐,一切不离道,这就是平常心的体现,释迦牟尼佛的金刚般若这个妙法,就在平常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古人有几句话这样讲:「原来佛法无多子,只在平常日用中,穿衣食饭亲认得,千差万别体皆同。」表面上世间法,俗谛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是真谛只有一个,本体是一样的,刚才我念的就是《金刚经》里面的第一份。 (待续)

     

      (本录音文字档尚未经达义法师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