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赏析: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发布: 2021-04-28 21:06:20   作者: 韦应物   来源: 新浪佛学   

 

  • Default
  •  


     

    咏声

     

      

     

    唐(韦应物)

     

     

     

    万物自生听 太空恒寂廖

     

      

     

    还从静中起 却向静中消

     

      

     

    [注释]

     

      

     

      (1)——听:名词,声音。

     

      

     

      (2)——太空:太虚空,谓浩浩宇宙之虚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

     

      

     

      (3)——寂寥(liao):寂静。

     

    【作者简介】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 韦应物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栎阳县令,迁比部郎中,加朝散大夫。外放治理滁州、江州刺史,检校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约贞元七年(791年)初,韦应物在苏州去世。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

     

    【赏析】

     

      诗人的首两句,精致而简练,描述了诗人对于万物并无自性,听声不过是自生而虚无的哲学思考。而比较“恒寂廖”呈现了对立。从而揭示了声音的虚无和寂寥的恒有。“万物自生听”,“听”此处作名词,指声音。首句的句眼是 “自”字。这句的意思说,本来是没有什么声音的,我们所感觉到的声音,只是世上万物因缘的音响而已。那么,万物是怎样“自生听”的呢?作者《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有过描绘: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水、石本来都是静的,由于地势的高下,水流激石,轰然雷鸣,于是便有了嘉陵江水声。既然这声音是由本来静的水石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那么,宇宙的本相又是什么?这便很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太空恒寂寥”,寂寥才是自然的本来面目,是一个永恒的存在。

     

      诗的后二句从声音的来源、归宿对上文作补充说明。声音是与静相对而言的,它的产生是从静中而来,静的暂时的、表面的被突破便有了声音。但这个声音不是长久的,它终究要消失,并且,它消失的同时便意味着静的恢复,因此,声音消失的地方便有静的产生,声音便消失在静中了。可见,寂寥、静是自然的本相,但我们切不可拘泥它和声音的对立。它们是个恒在,包孕着声音,并且,即使是在声音发生的同时,它们实质上也依然存在,“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静默将何贵,唯应心境同” (张说《清远江峡山寺》),“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柳宗元《禅堂》);同时,它们又并非无声,而仍有真实的声音,只因音阶的不同,人们听不到罢了。

     

      诗人用诗歌阐述禅的思辨,从而揭示了佛教对于声音的本质的阐述,那就是纠正四种错误执著:“有声,无声,即是有声也是无声,即非有声也非无声”。如双掌互击,则有声出。所以不是“无声”。声音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并非实有,只是假合。所以不是“有声”。因为“自生听”和“恒寂廖”的矛盾对立。所以也不是:“即是有声,也是无声”,因为“自生听”和“恒寂廖”的伴生共存,所以也不是:“非是有声,非是无声”。

     

      后两句进一步说明声音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有起必有灭。而以静比喻真如实相,因而是无生法,不待因缘,所以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但这无生法不离生灭法。如果离生灭法才有无生法,则无生法与生灭发成了对持,那么也就不是无生法了,因为无生法是绝对圆融的。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证悟无生法,并发菩提心,度迷于生灭法的众生,但度尽众生不见一个众生被度。因为众生者,自性空。